2005年,深圳市外来青工文体节的承办权永久落户宝安,迄今这一全市性的劳务工文化品牌活动宝安已成功承办了八届。在今年5月举行的深圳市第八届外来青工文体节期间,宝安组织街舞大赛等全市重点活动5项,区级和街道级文体活动150多场,观众达20万人次,外来青工文体节系列活动充分展示了宝安劳务工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得到群众特别是广大劳务工的广泛赞誉和积极参与。
在中华龙狮大赛(深圳站)暨2012“福永杯”第二届全国南狮公开赛上,宝安福永怀德南狮代表队和福永桥头代表队分获冠军和季军。醒狮在宝安是一项极受欢迎的传统民间娱乐活动,几乎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醒狮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福永醒狮”,目前,它已被列入深圳市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9月15日晚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晚会上,由宝安区群众文化艺术馆、区戏剧家协会与宝安实验曲艺团联合打造的群口快板《好人的故事》荣获本届“牡丹奖”文学奖,填补了深圳曲艺史的空白。在第十一届CIRCUBA国际夏季杂技节大赛上,福永杂技艺术团作为文化部选派的唯一一支国内杂技团,表演的《头顶倒立》、《单手顶技巧》两个节目都夺得大赛的最高奖金奖。
宝安实验曲艺团和福永杂技艺术团作为宝安民营文化团体的代表,在宝安这块热土上孵化出靓丽的文艺精品。近年来,宝安不断吸纳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人才和文艺团队,目前有各类民间文艺团体230多家,其中经常开展活动、管理比较健全的有100多家。2006年开始,宝安尝试将每年100场的公益性送戏下乡活动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实行社会化运作,已有数十家民间文艺团体在这种采购制度中受益。
在宝安,专业性较强的文艺社团在不同体制下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形成了一团一特色、团团出精品的格局。宝安福永杂技团前身是河南省洛阳市杂技团一支演出队,2000年由福永街道“引进”,实行“公办民营”,其创作的杂技节目在国际国内杂技大赛中屡获大奖;沙井万丰粤剧团同样声名在外,其从2005年开始自主经营,走市场化道路,每年在深圳、中山、顺德等珠三角地区演出100多场;2008年以来,宝安又连续引进和扶持了银星京剧团、宝安实验曲艺团等多家民办文艺社团,让他们在宝安扎根发芽,获得了良性发展。
除上述民营文艺团体创作的文艺精品外,宝安通过优化创作环境,制定奖励措施,打造的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在国内外各类文艺作品比赛和评奖中获得各类奖项400多件次。宝安区选送的情景快板剧《我们是快乐的打工妹》获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金奖,福永万福民工街舞团表演的《咱们工人有力量》登上了春晚舞台,宝安本土原创话剧《突围 1978》参加第二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优秀剧目调演,获得原创剧目大奖等6个奖项,并入选了省“五个一”工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