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首播

重播

   可能与本文类似的文章:

  一个世纪之前的1907 年,法国《晨报》发起了一个汽车赛的挑战:“今年夏天,有人想从巴黎开汽车到北京吗?”

  这是汽车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仅仅21年的时候。那一年,这一条线路上的中国段,有许多地方不要说没有公路,连自行车都没有见过。1907年6月10日,5辆汽车从北京出发,运输和赛程都艰苦卓绝,车手们需要在村庄里寻找水为车降温,自己带燃油,解决食宿,总之,还有有人完成了这个旅程,意大利贝佳司王子获得了胜利。汽车时代,就这样来临。

  虽然两个轮子的“自行车”发明得早,但是具有现代形态的自行车(橡胶轮胎,前后轮大小一致)其实和汽车几乎是在1880年代同时发明的。这几乎很难让人相信,但是确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在那场轰动的汽车时代“开幕式”之后100多年,2007年,台湾人薛德瑞提出了一个新想法,靠自行车骑完北京—巴黎的同样路线,没有其他动力工具,全靠两只脚。这种方式不制造空气污染,不排放制造温室效应的废气,降低能源消耗,最环保。2007年4月22日薛德瑞从北京出发前往巴黎,进行了一万五千公里的长征,于9月12日抵达巴黎。

  这两个事件以其强烈的反差,隐隐传达了一种信息:工业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我们追求的确实不一样了。高速,规模化VS环保,回归健康生活,这是人们的信念改变,还是世界进入了新的方向?我们目前无从下结论。

  最近几年,世界范围内陆续有城市“单车”计划,几乎在同一时间,许多国家和政府愿意在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的环保化上有所投入,英国交通部在2008年更是将布里斯托设为英国首座单车城市,而其中实施得比较成功和著名的,是法国的“自行车自助租赁”(Vlib‘)服务系统。它的运作机制非常简单:有偿租赁,但租金很低。人们可以在任何一个租赁点租车,到达目的地后就近还车。大部分人租车都是短途使用。

  类似的公共自行车共享系统,其实已在法国出现十年,综合过去实行的经验,巴黎做得尤其成功。这个系统推广的关键在于自行车租赁站的密度和自行车数量,一旦决定采取行动,就要保证规模,覆盖面够广,才能让民众感受到Vlib‘的便利性。

  为了使这个系统真正运行,必须削减汽车行驶道,增加将近200公里的自行车道,要在巴黎全市至少加设750个自行车车计算机停靠站,以便停放10,600辆的脚踏车(现在至少已经增加到20,000辆以上)。不过想想这个系统最初的简单的目标(或者叫理想比较合适)——你可以在任何自行车站挑一辆看得顺眼的车,然后再任意停放在你目的地的另一个停车站,这种充满诱惑的自由随性很难不吸引人。而且巴黎人也发现,一天到晚罢工的地铁无法再限制他们的自由,因为有公共自行车!

  Vlib‘的推广是成功的,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塞纳河边依然游人如织,你已经很难忽略那些骑着灰色自行车的单车族,他们以极高的频率穿梭在巴黎街头,没有穿上紧身的车衣、没有戴上荧光发亮的安全帽、当然也没有什么酷炫的配备,车篮上极可能还放上一个不很搭调的老旧公文包。在巴黎,因为“自由单车”(Vlib‘)计划这样公共自行车共享系统的成功实施,让便宜的自行车租借成了实实在在环保的大众交通工具,而不是什么新兴的中产阶级雅痞运动。

  而同样作为著名旅游城市的中国杭州,公交自行车的推广也已经进入第二个年头,作为一个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普通人,公交自行车带给市民和游客的便利和有效是非常实在的。

  杭州是休闲城市,但日渐拥挤的交通让人抱怨不已,西湖边的慢生活似乎只适合有车一族,天气大好的周末只要一想到西湖景区内拥挤的公交车状况,大部分人都打了退堂鼓,但公交自行车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景区慢游的顾虑,除了让游客大为惊喜之外,市民的日常出行也更为便利。运行两年来的公共自行车,已经成为市民心目中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如果你上下班时租借自行车,那么当你眼见早晚高峰时段庆春路、环城西路等中心地段堵得死死的、半天动弹不得,你却骑着红色小车一路轻快穿梭时,是不是会开心得只想吹口哨,向各位狂按喇叭的司机们做鬼脸呢!

  杭州公交自行车系统借鉴了巴黎等欧洲城市的成功经验,政府的大力推广和适时调整起了最大作用,但公交自行车在杭州的成功也源自杭州城市本身的条件,它的市区面积和人口数量远远小于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而位于市中心的西湖又以柔美的湖光山色和人文历史遗迹著称,四季景致适于慢赏,这让骑自行车出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这样的成功案例也十分值得一些二线城市学习并推广。

  至于如何让更多人选择骑车出行这个问题,丹麦自行车大使安德森的观念十分直接实际:“人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你用不着告诉他们骑车有多么健康,骑车可以拯救地球,只需告诉他们从A地到B地骑车最快,他们就会选择骑车出行了。”曾经我们选择汽车,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速度,而如今,在严重的城市堵车环境下,速度变成了相对的概念。自行车便捷灵活的实用性,成为它最为现实的优点。而同时,缓解城市交通、不制造空气污染,更是应该选择的生活方式。

  简单介绍杭州公共自行车租用方法:

  1、 租车:

  将具有租车功能的IC卡放在公共自行车的锁止器的刷卡区刷卡,此时,锁止器界面上的绿灯闪一下变常量,听到蜂鸣器发出“嘀”响声,表示锁止器已打开,租车人应及时(30秒内)将车取出,则完成租车。租车流程如下图所示:

  2、 还车:

  将所租的自行车推入锁止器,当绿灯闪亮时,及时将租车时的IC卡锁止装置的刷卡区进行刷卡,当绿灯停止闪亮,听到蜂鸣器发出“嘀”响声,表示车辆已锁止,还车成功。同时还车刷卡时,系统已停止计时并完成计时收费结算。

  在绿色环保的前提下,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外观设计也有大学问大要求,就像Chanel、Gucci和 Hermès 近来也忍不住要在自行车的设计上轧上一脚一样,自行车这样从个人收藏到公共使用都适用的日常物品,设计风格十分受到关注。杭州市政府通过市民的投票来决定自行车的颜色款式和租车点的形式,结果目前看来受到大部分人的喜爱。绿色租车点与杭州的绿色背景溶为一体,并不显得突兀;而红色的自行车身,又在方便辨识和寻找的同时,保证了它们的“安全”,丢失情况十分少见。

  在不久以后的杭州,公共自行车也许是伴随着西湖美景而出现的一张新的“城市名片”,继而成为各个城市竞相效仿的对象,说再多的“绿色环保”、“低碳出行”好像都不嫌够,因为减碳才能保护城市路面及建筑,才能拯救地球。但除此以外,那些街头巷尾“叮铃铃”的自行车铃声似乎从儿时记忆里穿越了回来,那些因自行车而获得的悠闲和欢乐或许也能让紧张的现代城市人感觉,生活变得好了一些。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    豆瓣     朋友    开心网    百度搜藏    更多

视频集>>

热词:

channelId 1 1 自行车回归—穿越百年的城市名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