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首播

重播

  十一长假期间,“2011中原动漫嘉年华”现场,大河小子、二兔、小樱桃、马达、雪花等一大批河南本土的动漫形象,“点亮”了郑东新区CBD广场。“全民动漫”的节日气氛恰好吻合了活动的主题“让动漫走进生活,让城市焕发色彩”。

  7天的嘉年华,6万多人参与,动漫衍生品销售额达50万元,火爆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河南本土动漫企业悉数亮相,让郑州市民惊奇地发现,就在自己身边,居然有一支如此庞大的“动漫豫军”。

  一派盛大场面的背后,一个话题始终萦绕在中原动漫人的心中,那就是,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进程中发出“动漫豫军”响亮的声音。

  面对热闹很冷静

  从郑州索易动画出品河南省首部原创动画片《金蛙》至今,10年间,郑州的动漫企业已达80家。在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中,郑州市取得发行许可证的动画片产量达到13部共6280分钟,居中部第一位、全国第九位,而且先后有《少林海宝》、《小樱桃》、《代号12348》、《虫虫计划》、《少年司马光》、《雪孩子》、《独角乐园》等7部动画片登陆央视首播。


然而,规模如此庞大的“动漫豫军”仅有一两家企业在全国动漫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资金短缺,散兵游勇的状态导致中原的动漫企业无法形成合力,也没有形成精确的社会化分工。此外,产业链残缺、动漫人才匮乏、赢利模式单一、社会认知度低、讲故事能力差等中国动漫的“顽疾”也困扰着中原动漫人。郑州市动漫行业协会副会长、《漫画月刊》总编辑师东说:“如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冷静的中原动漫人没有被眼前热闹的景象冲昏头脑。郑州市文广新局局长李宪敏说,“井喷”背后,必存隐忧。作为动漫豫军的主力军,郑州动漫仍需在探索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郑州市动漫行业协会秘书长孔小红表示,我省动漫产业“井喷式”发展之后必将迎来“大浪淘沙”,如何走到最后,他们一直在探索。

  探求盈利新模式

  占地1万平方米、投资6000万元的大型儿童动漫体验中心正在郑东新区默默成长。这个涵盖了动漫、益智、游乐的体验中心,正是中原动漫人在探求盈利新模式这条道路上结出的果实。该体验中心负责人、郑州索易动画总裁崔广波说:“照搬西方动漫发展模式无果,步南方动漫企业后尘无路,我们必须找到适合河南动漫发展的盈利新模式。”

  河南华豫兄弟动画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波说,动画制作成本很高,比较精致的动画一分钟投入不低于2万元,最粗糙的动画一分钟投入也不会低于1万元。“但是,动画片卖200元一集电视台都嫌贵。他们说,市场上有20元一集的,为什么要买200元一集的呢?”据了解,所有在中国盈利的动漫企业几乎都是靠衍生品来赚钱,而不是靠出售播放权本身,这也是我们与美国动漫的一个显著区别。



市场的无情和不规范逼着中原动漫人转变思路,寻求新的盈利模式。师东说,嘉年华就是一条新路子。“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永不落幕的推广平台和流动的专卖店。我们正在筹备18个地市巡展,争取让更多的孩子与更多的本土动漫明星亲密接触。”

  此外,版权运营手段多样化也让中原动漫人受益匪浅。《少林海宝》编剧、漫画时代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是对记者说,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漫画月刊》打造的《少林海宝》在版权运营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部动漫卖出了小说版、漫画版、武功秘籍版、多元游戏版4个版权,不仅迅速收回成本,还盈利200多万元。

  动漫强省会实现

  刚刚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快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新闻出版、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重点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数字出版基地和动漫基地建设。”这让中原动漫人感到了融融的春意。

  李宪敏说,文化创意产业是体现国家软实力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国家间未来的竞争会更多地体现在文化方面。可以说,动漫的发展是历史潮流,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发展中原动漫必须立足本土。

  孔小红表示,“中原动漫嘉年华”是“动漫豫军”的一次集体亮相,不仅打造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打通了销售衍生品的渠道,更营造了良好的动漫发展氛围,是“动漫豫军”求解发展“方程式”的一次成功探索。“我们这代河南动漫人或许看不到本土动漫的巅峰时刻,但我们甘愿从现在开始做好河南动漫的"土壤工程"。动漫产业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一定会实现。”

 

视频集>>

热词:

channelId 1 1 中原动漫求解发展“方程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