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青少台 > 首页

走样的早教课程究竟得了什么病

发布时间: 2014年09月23日 15:1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国教育报 | 手机看新闻

青少栏目 >> 点击看直播


壁纸推荐
游戏推荐

原标题:

 

  早教课程不合理恐成“早期摧残”

    ■张翔升

    目前,早教机构在我国大中城市大面积兴起。其实,早教本身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容置疑,但早教机构(本文所指以0-3岁婴幼儿为服务对象的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及实施方式亟待商榷。

    早教机构的课程基础值得关注

    教育学成为科学是因为建立在实验心理学基础之上。早期教育的心理学基础主要是蒙台梭利提出的敏感期,还有脑科学的全脑理论、右脑理论及多元智能等。这些理论是有科学性的,但因为一些“歪嘴和尚”的别有用心或者以讹传讹,它们成为早教课程华丽的外衣,致使很多早教场所成为“伪教育”猖狂发生的地方。

    敏感期理论是目前早期教育的支柱理论,几乎所有的早教机构在给家长宣讲时必谈敏感期的重要性和意义。其实,遍阅蒙台梭利的著作可以发现,蒙氏提出这个概念是受了生物学的启发,是从动物发展的“关键期理论”演绎而来。虽然她进行了大量的观察验证,但并未用严谨的科学实验来证明敏感期的存在。目前建立在蒙台梭利敏感期理论基础上的课程也只能是“经验课程”,况且敏感期的划分及判断标准也没有统一的、精确的依据。在调查接触的一些蒙氏教师中,大部分对“敏感期”只有感性的认识,凭经验或模仿做教学工作。

    脑科学理论也是早期教育的基础,诸如在突触理论基础上进行的全脑开发和右脑开发、多元智能和感统训练等。但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对应开发并没有科学的、成熟的解决方案,一些早教课程只是在宣讲一些宏观的心理学或教育学理论,其实这些理论对早教行为并没有适切的指导作用,很多教师其实也是“言行不一”。

    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连续的,由于对婴幼儿的心理规律知晓得太少、太模糊,早教课程呈现出“各吹各的号”现象。这种多元化现象看似可以满足幼儿个性化需求,但因为每个早教机构往往只钟情于一种模式,对具体的幼儿个体的教育则是零碎的、片面的。如果教育过早地割裂了儿童的灵魂,未来将可能出现许多分裂型、孤僻型的人格。那么,这样的早期教育还能造福幼儿吗?

    早教课程“幼儿园化”急需遏制

    幼儿园课程“小学化”危害极大。由于早期监管缺位,我们国家正在花费极大的精力“消灭”幼儿园“小学化”的荒草。然而,一些早教课程把幼儿园课程稍加改造就成“早教课”了!某早教集团请来了国内知名专家和多家幼儿园及早教机构观摩示范课。该课程目标是锻炼1.5岁幼儿的大肌肉发展,设计的亲子活动课是《采蘑菇》,在每个幼儿背上绑了个塑料筐,让幼儿爬行并捡起地板上散乱的积木,然后放到自己背上的“小竹筐”里,比赛看谁捡得多。在随后的采访及评课中,某知名教授说:早教课程必须符合儿童的发展规律,请问1岁多幼儿的记忆特点是什么?大家想一想这么大的孩子是如何上下椅子的呢?言外之意,她否定了这节“幼儿园化”的早教课。

    大家可以想象,一节早教示范课、推广课都出现了问题,早教课程的科学性有多强?有多少幼儿不仅做了早教的实验品,恐怕还是牺牲品!一些早教品牌机构的课程还可以信赖,但更多的是没有加盟、打着早教品牌的“李鬼”店,这种危害不只伤害了幼儿,也危害着祖国的未来!

    高结构课程限制幼儿个性化发展

    由于没有统一的理论基础和国家标准,早教机构的办学形式千差万别,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更是五花八门,既有游戏活动及动作训练,也有知识灌输和技能强化。笔者曾深入多家品牌早教机构体验课程,发现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各有特色,但都存在着高结构、快餐式、严控制的现象。笔者还调研过一些幼儿园的托班,更是按照幼儿园的方式和内容进行教学。

    因为早教课一般是一周一节(40-60分钟)新课、一节复习课,所以教育内容紧张而繁杂。课程模式一般是这样:热身游戏或师幼互相交流教育中的问题;然后开始新的教育内容,包括生理、认知、语言、情感、艺术、技能等。这基本上是在教师的掌控下以游戏或活动的方式进行,十分紧凑,有人说上早教课就像吃大餐,一道道菜上完了就该下课了。

    教学过程中,有经验的教师会边做动作边讲解教育的意图,而有一些教师则直接给家长示范,让家长模仿。还有一些机构则通过网络或光盘,跟着视频内容进行教学。我们可以想象,把孩子一周内“可能发生”的发展集中在40分钟内全部训练一下,是否有效果呢?快餐式的培训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吗?全中国的幼儿按一种速度“发展”可能吗?这科学吗?难道我们不该对早教机构大喊“救救孩子”吗?

    别把孩子的自然成熟当早教成果

    很多早教机构的幼儿发展测评室都是封闭的,那么如何评价早教效果呢?凡是有经验的母亲都知道,新生儿(出生30天内)一天一个样,婴儿(1-12个月龄)是一周一个样,学步儿(2-3岁龄)的变化基本上是以月为单位的。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估标准,一些机构利用父母的无知,把“成熟事件”当作教育的效果指给家长看,还会利用月龄差作掩护,通过比较来激发家长对早教神奇效果的信任感。就这样,在亲人的“急功”、早教机构“近利”的不谋而合下,早教机构事业兴旺。一些学前教育专家痛心疾首道:看到家长们为那些把手伸进他们口袋掏钱且信口雌黄的“专家”鼓掌叫好时,我们的心在流血啊!

    其实,一些不良商人不仅在“伪早教理论”的盛装下骗取家长的钱财,还把手伸向了一些学生和早教从业人员的口袋,一些教师培训挂羊头卖狗肉,甚至干起了心照不宣的“买证”勾当。早教机构的一些害群之马在利益驱动下,正在从源头腐败着我们教育的机体。由于早教机构迅速发展,教师的匮乏导致了许多不合格的早教从业人员进入,而这些教师又使原本就不理想的早教课程走形走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如果没有可靠的质量评价体系,我们就无法对早教进行管理监控,一些有良知的早教机构也可能误入歧途。

    按照学科发展原理,早期教育只有在完成理论构架后,才有可能走上科学的发展道路。为了正确引导早教专业发展,我国应尽快建立早教科学框架和理论,同时加大在高校设置早期教育专业的力度并规范专业课程标准和教材。有关政府部门要尽快制定政策,提高早教机构的准入门槛、加强监管力度。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2206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