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近日,一位初中男生小虎因家中有14套房子不明白为什么要上学,而受到了网络舆论的争议,诚然,小虎错误观念显然是应该批评的,但是这股社会功利主义的学习态度和现象却是当下社会所反映的现实,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反思和思考。
北京房娃有14套房称上学干嘛
■顾骏
开学未满两月,不少家长面对“熊孩子”已百般无奈。近日一些家长组团到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寻求专家良策。其中有一位初中男生小虎,家有14套房子,全家平时住在城里,周末到郊区26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去度假。还有12套房子出租。从小生活优越,他不明白为什么要上学。“我家租房收多少钱我都心里有数,够我吃三辈子了,为什么还要上学?我只要会收房租就行了。”所以吵着要辍学,父母一点没有办法。
孩子顽皮,家长放任,所谓专家则昏招迭出,认为小虎倦学是因为家里舒适和校园紧张反差太大,所以建议,告诉孩子,家里收入再多也是爸爸妈妈的,啃老必须家长同意。但父母要对社会负责,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如果不接受学校教育,那么家里的财产就“没你的份儿”。
这算哪门子“咨询建议”?孩子因为家有钱财,觉得不需要学习,这本身是错误的,现在用能否得到钱财来刺激孩子学习积极性,不等于强化孩子头脑中的错误观念?小虎辍学理由之错误本不在“啃老”,而在于对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完全缺乏感觉。只要有钱就不用学习,其背后逻辑是学习仅为个人生存的手段,既然活着不成问题,那又何必学习?这样的逻辑看起来荒唐,其实从来不鲜见。问问在农村田头干活和城市摊位帮工的年幼孩子的父母,回答虽有不同,但逻辑几乎没有差别:“为什么这么小不学习就干活了?”“现在学习有什么用,大学毕业还不一样打工?”
即便打工干的活一样,但读过和没读过大学的人在打工中和下班后的体验感受,还是不一样的。古时的拉丁人有谚语:“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有最大的学习能力,能够通过学习改变自己,所以,学习是人之为人的特质,学习让人自身得到伸展,让内在潜力得到实现,人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自我改善,足以改变人生。如此道理,小虎可能还太小,不懂。
小虎的不懂很可能源自于其父母从小没有让他知道学习的道理:学习有助于生存,但学习不是仅仅为了生存,就像吃饭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如果父母能让小虎像熟悉12套房子租金那样明白学习对人生的意义,他应该不会吵着辍学。但平心而论,现在社会上有多少父母都拿着生存作为理由,催逼孩子学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没饭吃”,“不好好学习,将来只能扫大街”,等等。对学习作简单化和功利化解读的岂止小虎父母?区别只在于不同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同,一个因富裕而骄纵,一个以贫穷为要挟,前者固然不足取,后者时常还被视为“教子有方”,不也视野过于狭窄了?
所以,小虎的回答并没有特别突兀之处,之所以会刺痛许多人,不是他的逻辑有问题,而只是为了他具有别人所没有的“14套房子”。在房价涨到天上去了的当下中国,公众对“挟房子而藐视学习”的忿忿不平可以理解,但真正值得全社会关注的不是富家子弟因为不愁吃穿所以不学习,而是贫寒子弟因为学习没用而不学习。这不仅因为后者数量更大,更因为他们要是不学习,个人发展包括未来生存境遇会更难以改变。所以,批评小虎的错误观念是应该的,而行动起来,改变令寒门弟子失去学习信心的社会状态,纠正全社会功利主义的学习态度则更是必须的。(作者系上海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