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找动画片 更多

论南京郑和遗迹的历史文化价值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5日 11:00 | 来源: 少儿台

  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郑和,在他60余年的生涯中,除了七下西洋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是在南京渡过的。南京称得上是郑和的第二故乡。南京又是郑和下西洋的决策地和出发地,并且是最早感受和认识到郑和下西洋成就的地方,南京的郑和遗迹保存最多,也较为完整,作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见证,具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作一些论述:

  一、南京郑和遗迹的概况

  郑和很早就因为下西洋之事,而与南京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在郑和随燕王朱棣的靖难大军来到南京不久,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朱棣为了大规模地发展中国与海外诸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即开始策划由郑和率领一支庞大的船队远航海外诸国,在下令各地大造海船进行船舶方面的准备的同时,命令郑和率领数百人往海外各国和有关的海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海洋调查工作,为下西洋做航海探险等方面的前期准备工作。永乐三年(1405)郑和下西洋首航,由郑和率领以大、中型宝船为主的宝船船队从南京出发,先到太仓与下西洋船队的其它海船汇合,从而拉开了七下西洋的帷幕。南京自始至终是国内与郑和关系最为密切的城市,因此南京的郑和遗迹很多,虽然历经600年的沧桑,现在还有一些遗迹可以考察得到。这些遗迹主要有:

  (1)南京宝船厂遗址:郑和下西洋参加人数之众,所用海船之多之大,都是史无前例的。这样一支庞大的船队,如果在下西洋的命令正式下达之后,才开始造船,短时间内是根本不可能完工的。尤其是船队中那62艘宝船,大者长44丈4尺,宽18丈;中者长37丈,宽15丈;不但船体巨大,前所未有,在建造工艺和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也特别高,打造起来尤其费料费工费时,短期内更是不可能全部造好。明朝政府为及时按需要建造好宝船,专门建了宝船厂,着手建厂的时间,应在明成祖朱棣有了大规模下西洋的构想,并为将这一构想付诸实施而积极进行各项准备工作之时。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朱棣在策划下西洋之事时,已决定届时托付郑和全权执行下西洋的使命,同时派郑和前往东西洋等处,为日后大规模远航进行海上探险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在国内也开始了船舶方面的准备工作,宝船厂就在此时建立。宝船厂建成后,仅用了二年左右的时间,就打造出这么多的巨型宝船,也是很不简单的了。宝船厂的旧址,在今上保、中保、新华船厂和三汊河南街一带(原下保);上保、中保、下保,从明代起就叫做“宝船厂”。当年这里地面开阔,直通长江,宝船造好后,可以从宝船厂开船,自龙江关进入长江航道,驶向大海。现在这里仍存有当年部分作塘(船坞)遗址。

  (2)马府及马府街:马府即郑和的府邸。郑和本姓马,因为在靖难之役中屡建奇功,在永乐元年正月初一被明成祖朱棣赐姓郑,并提升为内官监太监。郑和成为下西洋船队的统帅之后,又有了“正使太监”和“钦差总兵太监”的官衔,地位又有所提升。在洪熙、宣德年间,郑和任南京守备有六年时间。在永乐年间,郑和连续六次下西洋,往往是这次下西洋刚回来,就要忙着为下一次下西洋做准备,然后接着就到海外各国访问去了,如此来去匆匆,且没有家眷,在国内没有私人府邸,反而少了许多牵挂,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下西洋的事业中去。在洪熙以后,暂停下西洋,郑和作为南京守备,或者说作为南京的行政长官,不但可以,而且有必要拥有自己的府邸。郑和建造私人府邸,其长兄马文铭把自己的长子过继给郑和立嗣,好在南京成个家,应在此时。郑和本姓马,出自对父母深切的怀念,对兄长等亲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幼年家庭生活的眷恋,其府邸即以其原姓称马府,马府所在的那条街,因当时郑和在南京地位显赫之故,便被改称作马府街,并一直沿用下来。马府街位于南京白下区太平南路东侧,由于马府建筑已毁,这条街也就看不出当年豪华壮观的气派。郑和在世时,马府的规模是很大的,现紧靠马府街的郑和公园(原太平公园)曾是马府的私家花园,旧称马家花园。据南京郑和后裔相传,马府街曾有72间房子,全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原郑和府邸的所有房屋也同时被毁。马府遗址的一部分在清代曾为新安会馆馆址所在,解放前曾为江苏省立女子师范校址所在,解放后为马府街小学校址所在。据南京市文管会等部门1983年对郑和府邸遗址进行调查的结果,南京郑和府邸应以马府街一带为中心,包栝原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新安定会馆及现在的郑和公园在内。其南侧可能到白下路,北则为太平巷,西抵太平路,东抵长白街。

  (3)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和下关天妃宫:南京的天妃庙宇主要有三处,其中两处建于洪武年间,一在郭城江东门外上新河北岸,一在郭城安德门外大胜关,均称天妃庙;建于永乐年间的天妃宫,因为经历了一些变迁,史籍上的记载也有些混乱,现特作一说明:这座天妃宫最初建在南京龙江关(《明会典》卷93),永乐五年(1407)九月戊午(初八)建成,是为记念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平安归来而建,当时称龙江天妃庙(《明成祖实录》卷52);永乐七年(1409)正月己酉(初六),“赐庙额曰弘仁普济天妃之宫,岁以正月十五日及三月十三日遣官致祭,著为令。”(《明成祖实录》卷61)这座“龙江天妃庙”从此改称“弘仁普济天妃之宫”,或称“弘仁普济天妃宫”,简称“天妃宫”。12年之后,即在永乐十七年(1419),这座天妃宫不但显旧,而且也不够宏伟壮观,与当时航海事业迅速发展和对海外诸国的交往不断扩大的形势不相称,明成祖朱棣便敇令在仪凤门外狮子山下,在原天妃宫的旧址上,重建天妃宫,于永乐十七年(1419)九月甲寅(十二日)建成。(《明成祖实录》卷114)这次重建的天妃宫,仍名“弘仁普济天妃之宫”。所谓狮子山,即卢龙山,在南京下关仪凤门(今兴中门)外,与静海寺相邻,这座天妃宫因地处下关,所以又简称下关天妃宫。在永乐五年九月建成,永乐七年正月改名为“弘仁普济天妃之宫”的天妃宫内,曾立有《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碑文为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四年(1416)四月初六日所撰。此碑主要是为记念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平安归来而建。郑和第四次下西洋,首次远航西亚及东非沿岸,开辟了横渡印度洋的新航线,所历风涛之险,访问海外国家之多之远,远非前三次下西洋可比。为纪念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航行,特立了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是唯一的一座由永乐皇帝撰写碑文记念下西洋之事的石碑。据史籍记述,永乐十七年重建的天妃宫规模宏伟,金碧辉煌;其宫枕城,有一半在山间,当时龙江流经其下。宫殿华峻,廊庑绘海中灵异。玉皇阁高可见江,与远近帆樯相辉映。宫后植有郑和自海外带回的娑罗树,立有《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明朝初期在南京建的几座天妃宫早已无存,所幸《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现基本完好,真可说是弥足珍贵。

  (4)静海寺遗址:静海寺在南京下关仪凤门外,该寺取名“静海”,是寓以“海晏河清”、“太平盛世”之意。关于静海寺的始建年代,由于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有人根据明正德己卯(1519)四月南京礼部侍郎杨廉的《静海寺重修记略》和万历癸巳(1593)刊本《万历上元县志》中的记载,认为是建于明仁宗洪熙元年,这是错误的。且不说明清一些文献中,都说静海寺是明成祖朱棣为表彰郑和等出使海外的功勋而敇建的,最确凿的证据,是《南京静海寺郑和下西洋残碑》中的记载:“……帝敇建弘仁普济天妃之宫于都城外龙江之上,……帝复建静海禅寺,用显法门,诚千古之佳胜……。”《南京静海寺郑和下西洋残碑》是郑鹤声教授在1936年春探访静海寺时发现的。此碑历劫之余偶而保存,因其残破,故寺僧不知于何时将这块残碑镶嵌在寺之西侧当时已作大厨房的房间墙壁间,以永其传,表示珍惜之意。郑鹤声教授发现此残碑后,经刮剔磨光,拓得碑文148字,并将其拍成照片(此照片刊载于郑鹤声、郑一钧编《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下册“图板”部分)。据郑鹤声教授介绍,此残碑追述下西洋往事,语气、字迹、格式,都与郑和等所撰刻的《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碑》和《天妃之神灵应记碑》相似,很可能也是郑和所撰刻,无疑为考证有关郑和下西洋史事的第一手实物资料。根据此残碑的记载,可见静海寺是在永乐十七年明成祖朱棣敇令重建弘仁普济天妃宫完工之后,复又新建的一座禅寺。这时静海寺新落成,又适逢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归来,即将从海外带回的海棠种植于寺内。明顾起元所著《客座赘语》一书中曾对此记述道:“静海寺海棠,永乐中太监郑和自西洋携至,建寺植于此。”从顾起元的这一记载,也可印证,静海寺“建寺”的时间是在“永乐中”。静海寺规模宏大,有三宿岩、潮音阁等胜迹,在明葛寅亮《金陵梵刹志》一书第18卷《天界寺所统·静海寺》中有较详的介绍(见《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下册第46—47页)。在洪熙元年(1425)郑和率领下洋官兵守备南京时,为了纪念永乐时六下西洋的经历,曾铸造一大铜鼎供奉于静海寺中。清道光时曾为举人的潘德舆,写过一首《静海寺》诗,内有“更看铜鼎万钧重,雷纹古篆追商周,洪熙元祀郑和造”之句,说明至少在道光年间此铜鼎尚安放于静海寺中。静海寺建成后,在明正德、万历年间和清乾隆时曾三次重修,以其规模宏大,在南京寺院中位居榜首。清甘熙《白下琐言》中说:“仪凤门外静海寺,明永乐年间建,规模宏阔,础石大若车轮,润如苍玉,柱皆数围,或云沉香木为之,其实鈡山楠木耳。乾隆间,住持浩清,重为修整,创造石戒台,苾刍来归者日众,为金陵律门之冠。”在清《静海律寺同戒录述事》中更明确指出:该寺“敇名静海,永镇南天。地当江海要津,云水往来,挂单极广,郡志称为八大寺之最。”所谓金陵八大寺,即钟山灵谷寺,凤山天界寺,聚宝山报恩寺,摄山栖霞寺,鸡笼山鸡鸣寺,卢龙山静海寺,天竺山能仁寺,牛首山弘觉寺;南京这八大名寺各有千秋,而以静海寺居各寺之首,不仅是由于它规模宏阔,用材精良,还在于它是在郑和下西洋鼎盛时期为纪念郑和下西洋的光辉业绩而建,所以气势也不同凡响。不知从何时起,静海寺内立起了郑和的塑像,清咸丰、同治年间人张汝南在《江南好》一词的“自注”中说:“静海寺在仪凤门外,明内监马三宝使西洋回建护法,塑三宝像,殿柱以碧玉石为础,最有名。”可见在清咸、同间静海寺内尚存有郑和的塑像。静海寺于道光十二年(1832)二月被火焚毁,仅剩山门天王殿。嗣后再经重建,道光二十二年(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即在此寺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在太平天国战争中,静海寺再度被毁,事后又由静安和尚再行募修。1937年冬,日军进攻南京,此寺于是年12月10日大半被毁。据寺僧讲,计焚去头门韦驮殿3间,二门天王殿5间,毘卢殿3间,地藏殿3间,观音殿3间,大客堂3间,老大殿地基平房3间,影堂3间,祖堂3间,斋堂3间,库房3间,云水堂3间,大厨房5间,楼房5间,共49间。仅存方丈室6间,念佛堂5间,其临街大门“静海禅寺”4字亦侥幸存在。因大厨房被毁,其璧间所嵌之下西洋残碑同时损失。1945年抗战胜利后,郑鹤声教授又往静海寺故址访寻遗碑,遍觅不得,此时残碑已荡然无存了。解放后,静海寺曾一度辟为学校。1987年南京市政府决定重建静海寺,用了一年时间,于1988年底在其原址偏西处,重新复建了占地628平方米的静海寺,并辟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复建后的静海寺,仿清庙宇建筑,黄墙红柱,青瓦飞檐,斗拱交错。寺内前为过殿,中为大院,正殿于后,其屋脊两端雕有一对鱼龙饰物,巨口吞脊,修尾高翘,出檐处还饰有麒麟等吉祥物。正殿前有抱殿。此外,殿庭南还辟有一院,系五色卵石铺地,假山上植有梅竹,临轩辟一池,碧水涟涟。

  (5)浡泥国王墓:即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墓,在南京雨花台区铁心桥乡东向花村乌龟山南麓。浡泥国即今文莱苏丹国。永乐六年(1408)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来中国访问,八月乙未(二十日)抵达南京,受到明成祖朱棣的热烈欢迎,隆重地予以接待。同年九月,麻那惹加那乃忽然患病,经医治无效,不幸于十月乙亥(初一)逝世。明成祖尊照麻那惹加那乃的遗愿,以王礼将他葬于南京城南石子岗。明成祖不仅以王侯陵墓的规制为麻那惹加那乃营造了陵墓,而且以西南夷人隶籍中国者为坟户,世代为之守墓,并为陵墓树碑建祠,命有司春秋致祭。经过了数百年漫长的岁月,随着江山易主,时过境迁,浡泥国王墓在明代以后逐渐湮没,直到1958年5月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在雨花台区深入开展文物普查工作时,才被发现。浡泥国王墓原有墓冢、神道石刻、祭祀祠庙三部分组成,1958年被发现时,祭祀祠庙早已坍毁殆尽,尚存墓冢、神道石刻、祭祀石柱础及两段残碑等。浡泥国王墓的神道呈孤形。自墓冢往南,东西相对,分别有石武将、石虎、石马、石羊、石马夫、石马各一对,都基本完整,另有一对石柱础。由石柱础处往南而折东,约110米处,为“浡泥国恭顺王墓碑”所在地。距石兽约50步,有神道碑龟趺。碑身宽1.09米,厚0.30米,残长1.09米。碑文中,“浡泥王去中国”等字还清晰可读。渤泥国王的神道石刻,无论题材、造型或雕琢技巧,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尤其是4个石人均为高鼻梁、拱嘴唇,有须的均呈“八”字形翘起,其胸部还有领结,显然是模拟了外国人的形象雕琢的。自1958年5月12日浡泥国王墓被发现以来,得到国家和政府高度的重视,江苏省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先后将其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进行过6次维修,现又进一步辟为具有穆斯林特色的名胜风景区,成为中浡两国友好关系源远流长,郑和下西洋成功地执行了睦邻友好政策的历史见证。

  (6)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遗址:大报恩寺及其琉璃宝塔,是明成祖朱棣在准备迁都北京时,为报答父母(父亲朱元璋、生母碽妃和养母马皇后)的恩情而决意兴建的。该寺自永乐十年(1412)十月十三日午时动工,特准按皇宫规制建造,由郑和与另一名太监汪福主持其事。在大报恩寺营造期间,正逢郑和连年出使海外,对这项巨大的建筑工程难以兼顾,致使当事人多把相关军夫人匠擅自役使,以致工程进展缓慢。直到郑和担任南京守备,时常亲临现场督促指挥,工程进度加快,至宣德三年(1428)八月初一始告完成。整个工程用了16年时间,耗资钱粮银2485484两,其中有郑和下西洋节余款项100多万两,参与营建的军匠夫役达10万人之众。大报恩寺的范围,东起今晨光机器厂,西至雨花路,南达雨花台,北抵秦淮河边,周围9里13步。大报恩寺规模宏大,以佛殿(即大雄宝殿,又称碽妃殿)、天王殿、宝塔为主体,包括金刚殿、观音殿、伽兰殿、经藏殿、论藏殿、三藏殿、法堂、祖师堂、禅堂、经房、东西方丈及御亭、左右碑亭、画廊等殿堂;其中画廊有118间,经房38间。大报恩寺及其琉璃宝塔的建筑极其精美,集明代以前中国建筑艺术精华于一身,其中以大雄宝殿和四天王殿最为壮丽,下墙、石坛及栏杆,都用汉白玉石砌成,雕镂得非常别致。整个建筑群的施工都十分精致。地基均用木炭垫底,其方法是先插木桩,然后纵火焚烧,化为烬炭,再用重器夯砸结实,使地质不再迁变,能够承受重压;上面用朱砂覆盖,起到防潮杀虫的作用。尤其精巧绝伦的是雄峙于寺院北部的五色琉璃宝塔,高32丈9尺4寸9分,按明代营造尺一尺等于0.317米计算,约高104.45米。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的王世贞,在《报恩寺塔歌》中有“壮哉窣堵波,直上三百尺”之句。“三百尺”也就是30丈,这可以印证琉璃宝塔的高度在30丈之上。另有记载说塔高24丈6尺1寸9分,似不准确。琉璃宝塔9层8面,全部用白瓷砖、五色琉璃瓦和汉白玉石砌成。白瓷砖嵌于塔的外壁,每块瓷块中央都有一尊金刚佛像,塔上下有镀金佛像上千万尊,每一佛像用10数块琉璃砖拼成,“其衣摺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笋合缝,信属神工。”(张岱《陶庵梦忆·报恩塔》)每层塔楼的屋面覆盖、栏杆和拱门,均用五色琉璃构件,其中黄绿相间的拱门上,飞天、雷神、狮子、白象、花卉等图案,造型生动,色彩绚丽,塑制精美。全塔“神龙人兽,雕琢精工,世间无比。”(王士性《广志绎》卷2)报恩寺琉璃宝塔在当时便以其宏伟壮丽,令海外各国赞叹不已,认为是举世所无的。欧洲人把它同罗马大斗兽场、埃及亚历山大陵墓、英国耶利巴利巨石围圈、意大利比萨斜塔、土耳其索菲亚清真寺,以及中国的长城,并视作“世界奇观”。大报恩寺大殿在嘉靖四十五年(1566)遭雷火被毁,琉璃宝塔在咸丰六年(1856)太平天国战争中毁于战火。今天,在大报恩寺的原址,仅存两处石龟,高约7米,其中一个石龟背上还保留下10多米的石碑,可惜碑文已辨认不清。此外,还陆续发现了一些报恩寺及琉璃宝塔的构件。

  (7)净觉寺:位于城南三山街(现址在建康路41号),初建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系南京最早的一座清真寺。宣德五年(1430)净觉寺遭火灾被毁,此时恰逢郑和准备第七次下西洋的前夕,明宣宗特准郑和的奏请,动用国库资金重建净觉寺。重建后的净觉寺较前扩大了规模,北至砂硃巷,东南至大街,西达马巷。清代又有过两次重修,嘉靖年间重修时还敇建砖雕牌坊一座。现在净觉寺砖雕牌坊虽然是近年重建的,但上方仍有“敇建”二字,以保持当年风貌。净觉寺现存建筑有院落四进,有望月楼、正殿、后殿、阿訇斋及南北讲堂等。礼拜堂后有高墙一座,相传为明代所建,为南京寺庙中最高的墙壁。今天净觉寺仍是穆斯林们进行伊斯兰教活动的地方。

  (8)郑和墓:位于风景幽美的佛教“牛头禅”发源地牛首山的南麓,现江宁县谷里乡周昉村境内。郑和1433年在印度古里逝世后,被明宣宗赐葬于此。墓所在之小山,当地农民称之为“回回山”,称墓为“马回回墓”;墓不远处有个叫“郑家村”的小村庄,村民自称他们祖辈世代看守墓地。1981年,南京市文管会和江宁县文教局前来勘查,发现该墓墓园宏伟,坟圹呈马蹄形,土质墓包呈长方形。198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580周年前夕,按照穆斯林葬仪的习惯、规格和风貌,重修了郑和墓。新墓选用优质青石砌成墓园及墓盖石,墓前有28级台阶,象征郑和有28年航海历程;台阶分4组,寓意郑和访问过近40个国家和地区;每组7级,寓意七下西洋。墓园中还有碑、碑亭和古色古香的陈列(接待)室。

  上述之外,还有一些遗迹需要作进一步的考察:

  (1)碧峰寺:位于中华门外能仁里,1946年毁寺建校,遗址原建有碧峰寺小学,现为南京雨花台区试验小学。该寺本为晋代尼寺,宋元嘉时,因西域尼铁索罗登至建康,故号铁索罗寺。齐时仍称铁索罗寺,梁以后或称翠灵寺,或称妙果寺,宋曰瑞相院。明洪武初重建,以居碧峰禅师。郑和自信仰佛教以来,碧峰寺是郑和经常走动,从事一些佛事活动的地方。郑和因此与碧峰寺的非幻禅师结为挚友,曾邀请他共下西洋。非幻禅师在随郑和到海外访问时,很注意将海外诸国的佛教艺术介绍到国内,曾从海外带回一套沉香罗汉塑像,后被陈列于碧峰寺非幻庵中。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前夕,曾自己出钱铸成12尊金铜像,雕妆罗汉18位,并古铜炉瓶等,置于家中,准备从海外回来后再送碧峰寺供养。所有这些,都说明郑和与碧峰寺有很深的渊源关系。

  (2)龙湾、稳船湖:龙湾是郑和宝船聚集,从南京出发的地方(见明顾允明《前闻记》)。龙湾,顾名思义,是南京长江水域一水湾之名,并且在宝船附近。伯希和认为“龙湾是南京西北之一小湾名”(《郑和下西洋考》)。龙湾水域广阔,明初陈友谅率舰队与明水军大战于龙湾,明军获陈友谅巨舰百余搜及战船数百艘,可见当时龙湾能容纳众多巨舶。稳船湖为郑和检测宝船厂所造之船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的地方。据同治《上江两县志》记载:“在下关草鞋峡下游古靖安河入江处附近,有张阵湖,明代称稳船湖,地近宝船厂,即太监郑和试船处。”据实地调查,稳船湖当在今燕子矶三台洞东采石场附近。

  (3)钟山书院:位于南京东护龙河,在明初时尚通舟楫。此处在明代为铸铁厂,郑和船队所用铁锚即由该厂铸造。清代此处为钟山书院,在书院大门右边空地上,有两个大铁锚叉陷于土,相传为郑和下西洋遗物,此铁锚在道光年间尚存。

  (4)十六楼:位于三山门至江东门一带。明洪武时在这一带兴建了16座大酒楼,即江东楼、鹤鸣楼、醉仙楼、集贤楼、乐民楼、南市楼、北市楼、轻烟楼、翠柳楼、梅妍楼、澹粉楼、讴歌楼、鼓腹楼、来宾楼、重译楼、叫佛楼,作为外国来宾和南京人民公共休息和娱乐的场所。在永乐时期,随郑和使船来华的海外贵宾云集南京,这些酒楼“以居四方宾客”,成为南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兜率崖辟支佛洞:在南京城南中华门外牛首山南麓,即辟支洞,与位于牛首山南麓的弘觉寺(古佛窟寺)、文殊洞、观音洞等,同为牛首山南麓佛教名胜。据明《非幻庵香火圣像记》记载,宣德年间,郑和的挚友牧庵谦公主持牛首山寺院事务,郑和前往牛首山看望他时,“览兜率崖辟支佛洞,愕然有感。乃伐木鸠材,复崇栋宇,像设起人之瞻敬。”可见在宣德年间下西洋之前,郑和在游览辟支洞时,因感而发,在此建造庙宇,以为晚年的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6)其它可进一步考查的遗迹:1.明代南京内官监衙署:大致位于今后宰门一带,即明代皇城的北安门内、北上门附近。永乐元年郑和被提升为内官监太监,即在此办公和居住;在永乐时期六下西洋回国逗留南京期间,这里也是郑和办公和居住的地方。2.明代南京守备衙署:位于公园路一带。郑和自洪熙元年以后任南京守备期间,曾在此办公。

  二、南京郑和遗迹的历史文化价值

  南京郑和遗迹作为郑和下西洋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无论在过去、现在或将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现分别作一些论述:

  (1)宝船厂遗址:宣德八年(1433)七月,郑和船队回国后,由于郑和已去世,船队难以接着再下西洋,所有宝船统统返还宝船最初的基地——南京宝船厂驻泊、封存。从这时起,直到宝船朽坏为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宝船厂遗址一直成了郑和宝船的“展览馆”,使人们在郑和船队停航之后,仍能从宝船实物想见郑和船队当年的雄姿。正统九年(1444),即在郑和船队停航11年以后,马敬在为《瀛涯胜览》作序时,尚能据亲见之宝船,称赞郑和下西洋“舟楫之雄壮,才艺之巧妙,盖古所未有。”这一记载,正可与10年前,即宣德九年(1434)时,郑和船队重要成员巩珍在为所著《西洋番国志》写的序言中,称宝船“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相印证。即或年久失修,宝船朽坏,但由于宝船厂遗址尚在,亦可由宝船厂巨大的规模,联想到当年之所以要在这里建造如此庞大的海船,是为了到海外去索取财富,通过海外贸易,取得为中国所没有的“宝物”,从而有助于增强人们的海洋意识,想到走向海洋也是一条获得财富的途径。明嘉靖年间曾任工部主事,于嘉靖三十年(1551)主持龙江船厂事务的李昭祥,面对他相当熟悉的宝船厂遗址,着重指出:“洪武、永乐中,造船入海取宝”,才特为设立了宝船厂。同样,在明清之际,由宝船厂遗址的存在,有助于在有关志书(如明李昭祥《龙江船厂志》)、地方志(如清同治《上江两县治》)和小说(如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以及其它载体中,记述宝船厂时有所依据,并引导人们前往宝船厂凭吊,引起人们对当年郑和乘宝船下西洋旧事的追思,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对缺乏海洋意识的国人来说,郑和造宝船“入海取宝”的盛事,自然会引起了他们对海洋的兴趣,从而有助于增强人们的海洋意识。今天,宝船厂遗址是目前唯一地点确切,尚可考察、参观的郑和宝船船厂遗址。郑和船队是由宝船、战船等多种类型的海船组成的,除宝船主要在南京宝船厂造的之外,其它船只还分别打造于江苏太仓、福建长乐以及分布于浙江、湖南、江西等省的造船厂,但这些船厂的规模都不大,时至今日,已无确切地点可供考察。宝船厂遗址就不同了,直到近几十年,乃至今天,在宝船厂遗址还陆续出土了一些船的构件、造船工具和材料等,是研究郑和宝船的珍贵实物资料,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宝船厂遗址的文物价值,促使人们进一步对遗址进行科学的发掘,以期有更重要的发现。由宝船厂遗址范围的广大,船坞的规模,以及出土的文物等,我们不难想见郑和下西洋“舟楫之雄壮,盖古所未有”,可以增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海商之舰,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小者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既然郑和宝船为“古所未有”,则肯定大于五千料海船,那种认为郑和宝船仅限于二千料和一千五百料海船的观点也就不攻自破了。因此,由于宝船厂遗址在一段时间内向世人展示了郑和宝船的雄姿,从而为后世留下了郑和船队“舟楫之雄壮,盖古所未有”的第一手资料,这大有助于证明史籍中关于宝船尺度记载的可靠性,并且有助于人们加深对郑和下西洋“科学航海”的认识。

  (2)马府及马府街:今天虽然在这里看不到当年的遗迹,但这里毕竟是郑和故居遗址所在之处,如在马府街郑和故居树以标志性牌示,亦可借以记念郑和,缅怀郑和下西洋的光辉业绩。今天的郑和公园当年曾为马府的一部分,即曾为郑和府邸的私家花园,现在这里仍然是“花园”,且又冠以“郑和”之名,作为纪念郑和的公共场所,可以说是名副其实。以郑和公园为平台,增加一系列以郑和下西洋为题材的雕塑等,适时搞一些纪念郑和的活动,对宣传郑和的光辉业绩,发扬郑和精神,是很有价值的。

  (3)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和下关天妃宫: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在于它是郑和下西洋的一座里程碑,是为纪念郑和船队首次远航到西亚及东非沿岸诸国而建的。该碑的另一重要价值,是碑文为明成祖所撰,表达了明成祖对派遣郑和等出使海外诸国所持的基本立场:“恒遣使敷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仪,变其夷习。”即以中国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引导那些尚处于朦昧状态的海外邦国,使其改变野蛮落后的习俗,懂得礼仪,学会先进的生产技术,接受先进的生活方式,步入文明社会的行列。在十五世纪初期,中国是世界上文明程度较高,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家。永乐盛世的出现,把中国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为当时世界文明的一个重心。海外诸小国,当时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社会发展阶段,越是远离欧亚大陆的海外小国,其文明发展的程度越低,不少地方还处于末开化的部落状态。作为一代雄主的永乐大帝,高瞻远瞩,顺应历史潮流,意识到中国作为一个先进大国,对落后的“海外诸番国”,应负有“教化”的责任,派遣郑和下西洋,以中国先进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影响他们,教导他们,使之开化,改变其野蛮落后的“夷习”。在中国历代有作为的封建帝王中,无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元祖,都没谁能象明成祖这样,强烈地意识到中国应向海外落后国家敷宣中国的教化,以提高其文明的程度,促进其社会的进步。在郑和下西洋之际,正值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盛世,由于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国家强盛统一,对外开放;海外诸国同中国相比,在文明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另一方面,当时世界历史的发展,正处于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前夜,时代要求人们在物资生活和精神生活上逐渐打破地域和民族的界限,日益具有世界性。以郑和为首的一批航海家,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忠实地执行了明成祖赋予的使命,以当时中国所具有的各种优越的物质条件与先进的精神文明为基础,肩负着中国对于世界(主要是较落后的海外诸国)的责任感,数次大规模出使西洋,为“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尤其从郑和第四次出使开始,使中华文教远被于西亚、东非渚国,意义尤为重大,故明成祖朱棣在郑和安全返航以后,刻碑明志,实为厥时。郑和在海外各国访问时,对促进一些落后国家社会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郑和下西洋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由于这块石碑的存在,可以得到确凿的证实。即或在将来,这块石碑同样可以向世人昭示,中国在历史上就致力于人类进步事业,愿意扶助落后国家改变不文明的状态,使之与中国共享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共同创造人类美好的未来。下关天妃宫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于,下关天妃宫的变迁,是郑和下西洋兴衰的一个缩影。下关天妃宫的创建,是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首航胜利归来;它由“天妃庙”改称“弘仁普济天妃之宫”,是在永乐七年郑和下西洋持续发展之时;永乐十四年在宫内刊立“御制弘仁普济天妃之宫碑”,则是为纪念郑和下西洋首航西亚以至东非沿岸遥远之国胜利归来;永乐十七年重建下关天妃宫,则正值郑和下西洋鼎盛时期;而随着郑和下西洋的终止,下关天妃宫也渐渐湮没。下关天妃宫的兴衰,折射着郑和下西洋的兴衰,由此可见,从人们对海神天妃信仰的程度,即可反映出航海事业的兴衰,以及航海过程中所遇到的艰险,从而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理解,这种由信仰天妃所代表的一种中国海洋文化的特点,从下关天妃宫的变迁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诠释。

  (4)静海寺遗址:静海寺建于永乐十七年(1419),正值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归来之时,在经过郑和多次出访海外诸国以后,东南亚及南亚一带和平安定的局面已经奠定,海路畅通,人民安居乐业,中国在海外的威望也随之树立起来。郑和下西洋的目标——与海外各国“共享太平之福”,基本上是实现了。在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之际,受郑和下西洋的影响而来中国朝贡的海外国家多达60余国,其中有不少国家是第一次来中国访问;在永乐年间浡泥、满剌加、苏禄、古麻剌朗4个国家11位国王先后来中国访问;此种盛况,正呈现一派“海晏河清”、“太平盛世”的景象,为历代所未有。“静海”,也就是寓以海上太平之意,静海寺即是为纪念当时出现的这种海上太平的盛世而建。因此,静海寺的历史文化价值,就在于它是中国在海外执行睦邻友好政策获得空前的成功的历史见证,并标志着郑和下西洋实施“和平外交”所作出的历史性的贡献。清陈文述在《静海寺诗并序》中说:“静海寺在仪凤门外,卢龙山西。永乐以海外平服,因建此寺。”由此可见,静海寺的这种历史文化价值,历来是人所共识的。另一方面,静海寺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谈判处所;与明永乐时静海寺是中国强盛、海外平服的象征正相反,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的静海寺是清王朝丧权辱国、帝国主义列强开始从海上入侵中国的历史见证。这样,静海寺从正反两方面都可以成为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

  静海寺历史上在发展中外文化交流,丰富南京人民的文化精神生活方面,曾起到积极的作用。在下西洋回国时,郑和等曾把从海外带来的一些精美的绘画作品陈列于静海寺,供南京市民欣赏、学习。据《江宁府部纪事》记载:“静海寺有水陆罗汉像,乃西域所画,太监郑和等携至。每夏间张挂,都人士女竞往观之。”此水陆罗汉像在明万历年间仍保存完好,可供人们参观欣赏。当时俞彦在《静海寺重修疏序》中尚赞叹静海寺内“阿罗汉像,水陆毕陈,巧夺造化之奇。”南京市民能在静海寺中欣赏到海外绘画精品,不但是一种艺术享受,而且可以从中了解海外国家绘画的一些特点,这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上,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静海寺中还种植着郑和从海外带回的海棠,至一百五十年后的万历中期,仍在盛开。当时顾起元(万历二十六年(1598)会元,后为礼部左侍郎)在《客座赘语》中记载:“静海寺海棠,永乐中太监郑和自西洋携至,建寺植于此,至今犹繁茂,乃西府海棠耳。”郑和从海外引进的花卉,植于静海寺中,壹佰数十年后仍枝叶繁茂,花儿盛开,足资欣赏,与郑和从西洋带回的水陆罗汉画像一起,丰富了几代南京人的精神生活。此外,在静海寺发现的郑和下西洋残碑,上面记载了郑和船队中由“将领官军乘驾”的海船有两千料、一千五百料海船并八橹船,是目前所知关于郑和下西洋船的唯一碑刻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5)浡泥国王墓:浡泥国是郑和下西洋时期海外诸国中与中国关系最为密切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第一次下西洋时,即去浡泥国访问,封前渤泥国王马哈漠沙世子麻那惹加那乃继为渤泥国王;为表示对中国的友好和感激之情,永乐六年(1408)八月,麻那惹加那乃率王妃、弟、妹、子女及亲戚、陪臣150人来中国访问。明成祖对渤泥国王的来访极为重视,闻讯即派太监杜兴等前往福建迎接,宴劳慰问,倍加关怀,并命渤泥贵宾进京途中所过诸郡都要设宴款待。麻那惹加那乃一行到达南京后,受到最高的礼遇。明成祖在宫中亲切会见了麻那惹加那乃,并命将渤泥贵宾赠的礼品陈列于宫中显要位置,供大家参观,以示珍重,在一定范围内让众人了解到浡泥国的特产和手工艺水平。明成祖同时回赠渤泥国王、王妃等冠带袭衣,又亲自在奉天门宴请麻那惹加那乃。渤泥贵宾在南京期间,明成祖“赐渤泥国王仪仗、交椅、水缸、水盆,俱用银;伞、扇,俱用白罗;销金鞍马二,及赐金织文绮、纱罗、绫绢衣十袭。”其余王妃以下各位贵宾都按级别分别给予赏赐。在服饰方面,既考虑到要使贵宾们享受到中国的文明礼遇,又照顾到浡泥国的风俗,自浡泥国王以下,凡男子“衣服之制入中国,女服从其本俗”。渤泥贵宾在南京生活期间,享用等同王侯的豪华仪仗及宫廷所用贵重生活用品,居住在专门接待外宾的“会同馆”。明成祖每天派一名大臣去会同馆负责麻那惹加那乃的起居,平日的酒食也特地让御膳房准备好后由重要官员送往会同馆,此外,明朝政府还经常设宴款待浡泥贵宾,派太监陪同他们参观游览,并安排他们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在15世纪初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东方文明的中心,浡泥国王一行此时来到中国首都南京,受到明朝政府最高的礼遇,盛情的款待,享受到中国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在中外文化交流上也是一件盛事。他们在南京参观访问,亲见中国文物典章之美,军容仪威之盛,百姓安居之乐,并感受到南京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以“生居绝域,习见僻陋”,得“获睹天朝太平乐事之盛”,感到“死且有光”。永乐六年十月麻那惹加那乃不幸在会同馆病逝,临终前遗言“体魄托葬中华”,嘱其后人下属“誓世世毋忘天子恩”,表达了对中国深切的眷念之情。麻那惹加那乃在南京生活期间,深深感受到中国对海外远国真切的友好之情,因而对中国也以真诚相报,令明成祖非常感动,曾赞扬他道:“西南诸番国长,未有如王之贤者也。王之至诚,贯于金石,达于神明,而令名传于悠久,可谓有光显矣。”浡泥国王墓的历史文化价值,就在于它体现了在郑和下西洋时期,中国与浡泥国之间缔结的真诚友谊,“贯于金石,达于神明,而令名传于悠久”,世世代代为人们所瞻仰。明代罗曰炯曾感叹浡泥国王“挈妻子臣属,越海献琛,殒身万里,略无怨悔。非其盛德,曷能俾之向化若此哉!”(《咸宾录》卷6·古麻剌传)明代另一位研究海外关系的学者黄省曾在瞻仰了浡泥国王墓之后,也深有所感地说:“余尝游金陵,至石子岗,过浡泥恭顺王墓,未尝不叹天子待岛夷之至,而庆恭顺之遭也。” 在郑和下西洋时期,由于中国面向海外发展,实行对外开放和睦邻友好政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加强了与亚非沿海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使中国与海外诸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南京作为明朝的首都,成为国际性的都市,东方文明的中心,而令海外各国衷心向慕,至死不渝,渤泥国王墓就是这一光辉历史的见证。这是南京作为首都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而这些遗迹,正是南京走向世界,曾经有过的黄金时代的历史见证。由于这些遗迹的存在,时时在向人们昭示着南京历史上的这一成就和贡献,大有助于彰显南京在国际上的形象,使人们对今天南京应在国际上发挥什么作用增加新的认识,鼓舞南京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创南京新的黄金时代,为把南京建设成为一个世界各国衷心向往的第一流的国际化城市而奋斗。对于未来,这些遗迹仍将激励南京人民努力去发扬光大郑和文化,为发展中国与海外各国之间的传统友谊作出新的贡献。

  (6)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遗址:郑和任内官监太监,负责营造宫室、塔寺、陵墓等事,因为职责所系,所以在营造建筑方面亦有所建树,同样表现出了非凡的气魄和才能,称得上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工程专家。由郑和等建造的大报恩寺及其琉璃宝塔,即可看出郑和在经办建筑工程上是如何的独具匠心。郑和还将从海外带回的五谷树栽种在寺内,供人们欣赏。五谷树不但结子如五谷,据说还可以验年岁丰歉。在历史上,人们由参观寺内的五谷树,而追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和郑和不平凡的一生。清陈文述在《五谷树诗》中咏道:“楼船十万泰西回,此树曾随舶棹来。移植远从鹦鹉地,托根终傍凤凰台。种分萧寺双株老,花为丰年几度开。野史纷纷说三宝,貂珰亦自不凡才。”这两座建筑虽已毁坏,但根据史料记载,当初烧制琉璃瓦、琉璃构件及白瓷砖时,都烧成一式三份,一份建塔,另两份分别编号埋入地下,作为修补时的备件。若记载属实,且能发现一套较完整的备件,就有助于复建这两座建筑。解放以后,曾在中华门外能仁里窑岗村一带发现大批琉璃构件,且多标有墨数字号。现在,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博物馆内都存有不少精美的琉璃构件。又据2003年第2期《郑和研究》报道:2003年7月,“在南京集合村地区施工时,挖掘出一些琉璃构件,其中有些上面雕刻有狮子、老虎、大象等动物图像,色泽鲜艳,据到场的有关文物专家鉴定,是报恩寺备用的构件。此次发现,对于即将复建的报恩寺有重要的价值。”如有朝一日报恩寺及其琉璃宝塔得以重建,无论在纪念郑和的丰功伟绩,展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光辉成就,还是在发展南京的旅游观光事业上,都是极有价值的。

  (7)净觉寺:郑和祖辈均笃信伊斯兰教,虽然郑和后来信仰佛教,但并没有放弃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尤其他以其兄马文铭之子为嗣,其后代子孙必沿袭其祖辈信仰伊斯兰教的传统。因此,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前夕奏请重修净觉寺,也是为子孙后代着想,让他们能有一个较好的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因此,净觉寺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于能够说明郑和虽然早年离家,但始终没有忘本,对穆斯林有着深厚的感情。

  (8)郑和墓:郑和于宣德八年(1433)在古里去世,可以说是以身殉职,把自己大半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下西洋的伟大事业。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郑和一生光辉的业绩,郑和下西洋所取得的多方面的成就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长期以来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不仅《明史·郑和传》上对郑和的介绍非常简略,史籍上有关郑和的记载也非常之少,以至数百年来人们对郑和的出生地,卒年和墓地都不清楚,这对郑和,对郑和下西洋这段光辉的历史,都是极不公正的。1985年,全国隆重举行了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的活动,使人们认识到恢复郑和下西洋在历史上应有的地位,全面的介绍和正确评价郑和的生平事业,充分肯定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功绩,发扬郑和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用历史使命。在这个时候,郑和墓地被确认,进而重修郑和墓,就是要恢复郑和在历史上应有的地位。在郑和墓前凭吊郑和,缅怀郑和的光辉业绩,能够激发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鼓舞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9)其他遗迹:在南京还有一些有待进一步考查的郑和遗迹,对纪念郑和,宣传郑和下西洋的光辉业绩,都有一定的意义。龙湾和稳船处对宣扬郑和船队的规模和科学航海的精神,碧峰寺对进一步了解郑和的宗教信仰和晚年的精神生活,16楼对人们进一步了解郑和下西洋时期南京作为国际性都市的繁荣程度,及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南京郑和遗迹与其他遗迹的比较

  与其它的历史文化遗迹相比,南京郑和遗迹具有以下显著的特色:

  (1)静海寺既是郑和下西洋鼎盛时期海上太平的历史见证,又是中国近代帝国主义从海上入侵导致丧权辱国的历史见证,同一遗址,却见证了截然不同的两段历史,凝聚了中国由对外开放到闭关自守,由强盛到衰弱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这是其它遗迹所不具备的。

  (2)南京不是沿海城市,然而这些遗迹却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海洋文化,是中国古代面向世界,在海洋上的发展达到顶峰的历史见证。

  (3)这些遗迹中,像净觉寺、碧峰寺等反映了郑和特有的宗教信仰,既能说明郑和一生坎坷的遭遇和传奇般的经历,又能说明郑和的宗教信仰与下西洋事业的密切关系。

  (4)这些遗迹中,宝船厂和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在海船制造和宝塔建筑上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这也是其它遗迹所不能代替的。

  南京郑和遗迹与其他遗迹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代表着中国历史上在海洋上最强大的时期,即或在那个年代,中国对海外也不实行侵略扩张政策。因此,对于现在和未来,这些遗迹不仅是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且也是激励世人发扬国际间友好合作与相互交流历史传统的生动教材,即或中国强大了,这些遗迹正向人们昭示,中国会一如既往,不搞霸权,在国际交往中反对持强凌弱,而致力于同各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走向共同幸福和持久和平的光明未来。我想,南京郑和遗迹比其它任何遗迹,更具有这一方面的历史文化价值。(郑一钧)

责编:史海

登录 | 注册 我要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验证码?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