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找动画片 更多

郑和下西洋又有重大发现——马欢《瀛涯胜览》两卷本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5日 11:00 | 来源: 少儿台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欲知郑和下西洋史事,首先应该阅读马欢《瀛涯胜览》一书。此书是一部中外交往史的名著。由于郑和下西洋档案没有保留下来,此书出自亲历的通事(即翻译)之手,有原始资料性质,又是下西洋三部基本史料(包括马欢《瀛涯胜览》、费信《星槎胜览》、巩珍《西洋番国记》)中具有首要地位的一部。马欢,回族,字宗道,自号会稽山樵,浙江会稽(今绍兴)人,以通晓阿拉伯语,于永乐十一年(1413年)、永乐十九年(1421年)、宣德六年(1432年),以通事身份三次(第四次、第六次、第七次)跟随郑和下西洋,访问过亚非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回国后整理撰写了《瀛涯胜览》一书。此书久已蜚声中外,不仅是明代一系列有关中外关系的记载,且为清修《明史·外国传》的史料渊籔,也是古代中外交往史上影响最大的史籍之一,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英文和日文都已有译本。1978年,印度著名历史学家阿里(Ali)教授在给季羡林先生的信中说:“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由此可见此书学术价值评价之一斑。

新发现的《瀛涯胜览》明钞本首页。

  一、发现和介绍

  笔者一直在以现存四种明钞本作《瀛涯胜览》校注工作,接近尾声时,意外发现了第五种明钞本,也即明梅纯辑《艺海汇函》本(现藏南京图书馆)。不同于其他本子,这是一个两卷本,系海内外孤本。此本见于明代著名藏书家徐(火勃)《红雨楼题跋》著录,百年以来从未有研究者发现。

  徐(火勃)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在南京旧书肆购得此书,写下题跋:“分上、下二卷,乃会稽马欢永乐间从太监郑和下西洋历诸番所记天时、气候、地理、人物也”。他认为比较《星槎胜览》,这部《瀛涯胜览》“尤为详备”。以他的博览群书,断言“斯本向未有传,余考焦太史《经籍志》亦未有载”,并且“抄写精工,二百余年物也”。从那时起至今已有近400年,不意此本抄入明代丛书《艺海汇函》中,又在南京出现,令人欣喜。

  《艺海汇函》是一套丛书,共有92种161卷,明梅纯辑。梅纯是明太祖宁国公主驸马梅殷玄孙,世袭武阶,为中都留守司副留守,撰有《损斋备忘录》二卷。从序文可知,他早就有意于艺文诸志,自登仕途就开始了抄录,经过30余年“日藏月增,积逾百卷”,于正德二年(1507年)定为十集,名曰《艺海汇函》。两卷本《瀛涯胜览》收在卷四《格物类》。

  不似《三宝征夷集》本,早闻其名,未见其本,至20世纪80年代才为学者所发现,此本长期以来默默无闻,而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是一个两卷本。我们知道《瀛涯胜览》现存十多个本子(大多是张昇删改本),而这是唯一的一个两卷本。此本蓝格白口四周双边,半页十行,每行二十字,《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为明钞本。首页下方有印两枚:“吴尚璁书画印”,“曾在李鹿山处”。李鹿山即清代著名藏书家李馥,鹿山是其字。

  二、学术价值浅析

  追寻两卷本的来源,还要从《瀛涯胜览后序》谈起。

  两卷本虽然长期默默无闻,但是它的《后序》却曾经随着明钞本《三宝征夷集》(此本发现虽晚,但前后序文为清沈德寿《抱经楼藏书志》卷十九收录)和明刻本《纪录汇编》本(这套丛书刻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后序未署年代及作者名)广为流传。在传抄(刻)过程中,《后序》因错讹和被窜改,已经面貌全非,从20世纪30年代起给中外学术界造成了极大的误解,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一大疑案。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疑点:一是涉及《瀛涯胜览》作者问题。除了马欢是作者,似乎还有一个作者郭崇礼,他与马欢“皆西域天方教”,二人又同以善“番语”跟随郑和三次下西洋,记录了亲历各国的见闻。二人回乡后常以撰写的见闻给人们看,目的是使人人都了解异域。而郭氏考虑到应该付梓刊刻,使更多的人见到此见闻,所以托友人征序,准备刊刻此书。由此《后序》看来,郭氏好象是共同撰写此书的又一作者;二是根据《后序》落款的“是岁",一般认为在景泰二年(1451年)《瀛涯胜览》有了初刻本,只是这部初刻本世人久已不复见了;三是在《三宝征夷集》(及《抱经楼藏书志》)中,《后序》作者署名“监察御史古朴剧弘”,此人无论如何查找,在史籍中却遍寻不见。

  此次两卷本发现,特别是发现了《后序》的原文,才使上述疑案得到解决。一是作者。序文清楚地表明这篇后序是专为此本写的。其中虽然提到马欢,但是将郭氏置于马欢之前,称“崇礼善通番言,遂获随往”,没有提到郭氏有三次下西洋的经历,却记载郭崇礼对各国事物“皆备录之”后,说明郭氏“分为两卷,其用心亦多矣”,确认了两卷本是郭崇礼所为,是郭氏改编的一个本子。二是在时间上,《后序》落款注明“正统己巳”,也就是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这使以往对“是岁”即景泰二年(1451年)的推断不攻自破。序中称郭崇礼准备刊刻此书以广流传,托人将书稿带到京师,请人作序。但是我们知道此本至今未见刻本,鲜见流传,很可能没有刻本。原因可能就在生不逢时。从时间上看,正月郭氏托人写序欲刊刻,七月京师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土木之变,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因此刊刻不果。三是《后序》的作者,署名是“古汴刘弘”。古汴,也即汴梁,今开封,古称汴京,元改汴梁,明复开封府。刘弘其人,查《明英宗实录》,正统八年(1443年)十二月癸未条记载“擢学正刘泓……为监察御史”,此刘泓,很可能即《后序》的作者,姑存待考。

  两卷本《瀛涯胜览》的发现,使中外学术界近百年的误读得以真相大白,解决了中外学术界对《瀛涯胜览》又一作者是郭崇礼的疑案,打开了《后序》作者是“古朴剧弘”的迷团,也澄清了版本年代上近百年来的误解。此本经郭崇礼润改之处甚多,内容却仍是马欢的《瀛涯胜览》,并非重新创作,故未改名。特点是:一是整体结构由郭氏重新编排,分为上下两卷;二是只记十八国,比马欢原本缺少二国,而实际上目录虽然删去了两小国那孤儿和黎代,关于二国的文字仍然保留在内容里;三是增加的多为文字上的修饰与改动。因此,此本也可以说是马欢《瀛涯胜览》的改编本。它的底本产生于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抄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是笔者目前所见《瀛涯胜览》明钞本中能够确定年代的最早的本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此本的发现,必将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并将下西洋研究推向深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万明)

责编:史海

登录 | 注册 我要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验证码?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