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找动画片 更多

寻找中国的哥伦布─谭克教授看郑和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5日 10:59 | 来源: 少儿台

  郑和下西洋后将近六百年,由于前阵子纽约时报的报导,加上媒体炒作,一时之间,舆论哔然,台湾地区对这个议题突然热衷起来。根据史料证实,当年由郑和率领的鉴队,足迹的确曾远及东非。

  学校,一句“郑和七下西洋”,便交待过去的历史事件,当年为了应付考试,死背活背时间、背景、年代及沿途停靠国家、地点,从未认真深入思考,郑和下西洋事件背后的历史意义。实际上,“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官方派遣、规模最大、绝无仅有的一次,在前后短短廿八年中,七次南下,不但代表中国海权时代的辉煌时期,也是世界海洋史上重要里程碑,一直是学术界的专门课题,国际间,尤其是史学界、汉学界,不乏研究这方面的学者专家。

  然而,在一般民众开始对这件史实感兴趣、报章杂志当作“新闻”来报导的同时,或许大家并不知道,对学术界而言,其实已是多年来早就众所周知、毫无疑义的“旧闻”。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系谭克教授(Prof. R. Ptak)是国际公认、研究“郑和”及“宋、元、明期间中国海交史”的专家,他在1983年完成的着作─“明朝戏剧和小说中的郑和下西洋”(德文版:Cheng Hos Abenteuer im Drama und Roman der Ming-Zeit),就已经提及郑和舰队与非洲接触的始末。现在,请听听学术界个中权威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藉此机会,或许从另一个角度,给国人一个重新认知、评估的观点:

  五、六百年前的中国人,活跃程度超出现代人的想像

  问:您对郑和下西洋曾远及东非一事,有何看法?

  答:实际上,中国与非洲的接触并不是从郑和才开始,在这之前,宋、元,甚至更早,就有商人前往非洲贸易,例如,元朝的汪大渊着有“岛夷志略”,面就提到东非,所描述非洲情境、景观与事实完全吻合。我研究郑和,对于整个下西洋的背景过程,当然必须十分清楚,郑和到过那些地方,是否远及东非,在“明史”、“明实录”、“星槎胜览”、┅及其他西文资料中都有详尽记载。所以,这已经是百分之百确定,不争的事实。

  总之,郑和的舰队远及东非这件事,并非史无前例,也不是偶发事件。同时,郑和的舰队还不只一次,前后共三、四次前抵达非洲,足以证明这是有计划的行动。另外有一点,郑和的父母来自新疆,他本身是伊斯兰教徒(当时在南中国十分盛行的宗教),平日与阿拉伯人往来密切,下西洋时,船上甚至有阿拉伯人随行,由他们出任重要导航工作,所以,他带领的船只会远行至非洲,应不足为奇。

  抵达东非后,由于对近地理形势及生态环境已有事先认识,非洲人对中国人也不陌生,一切进展顺利,圆满达成任务,除了进行商品交换,带回象牙、黄金和珍奇动物(例如长颈鹿、斑马),回程,还顺便邀请当地代表组成使节团回中国朝贡,晋见皇帝。

  总之,我要强调的是,一般印象中,以为中国古代资讯、交通不发达,所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保守闭塞,作为应该有限,这么想,就低估了他们,实际上,就我个人研究领域所认知,五、六百年前的中国人,无论海上、陆上都相当活跃。

  同时,就整个事情来说,它最大的意义在于,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绝无仅有的一次大规模的官方壮举,当时,船只总数最高纪录曾达三百艘,之后限于国力、财力,没有再继续下去。显然,在历史传统上,天子治国,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以德服人”,中国对于征服、占领、殖民一向兴趣不大,就算军队到了当地,用意也不在统治,至多要求形式上每年派代表团朝贡,愿意自动称臣,就能满足帝王称霸天下心理,这点,和西方国家的海上霸权有很大不同,无论是寻求财富、传教、冒险、殖民,后者皆俱有强烈、明显的动机。

  郑和下西洋,此举虽属空前绝后,但民间私下海上经商、贸易频繁,无论郑和之前或之后,与南洋(甚至非洲)一直有商业往来。反观中国政府,不但不鼓励,甚至曾经公开禁止。所以,宣慰“华侨”基本上未列入行程目的之一,郑和到了南洋,虽然与当地华人有所接触,但并没有良好互动,其间,甚至一度关系紧张。

  黑面孔、黑皮肤的中华民族后裔?

  问:非洲肯亚一名百岁的法茂族老太太,自认为是中华民族后裔,您认为可信吗?

  答:到目前为止,此事无从可考,即使确有其事,曾经留下后代,当时没有血统证明书,经过五、六百年演变,外观上已经完全看不痕迹。但,我们无法排除其可能性。试想,船员、士兵一出海就是经年累月,上岸后,极需寻求生理慰藉,与当地女子交欢留下混血儿,从理论及实际上来说,都极为合情合理。所以,现代有不少学者专家,例如Duyvendak、Snow、沈福伟、Filesi、Needham、Chang Kuei-Sheng┅,都相信这一点,甚至着有探讨这方面专书。

  造船工业及航海技术先进

  问:在六百年前,以当时科技而言,作这种大规模远洋海上航行,如何克服技术上的困难?

  答:这的确是一件大工程!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来说,比英国、西班牙等日后的海上霸权国家还要早一百多年,在缺乏精密仪器时代,远洋航行风险很大,只能靠观星、航海图(当时已有相当精确详实的航海图)、罗盘辨认方向,另外,还有船只的补给也是一大问题,所以,基本上,他们尽可能选择较沿岸航线,以不离开陆地太远为原则,这一点,我们从七次航行路线,大半都紧贴陆地,可以看出来(除了马尔地夫群岛附近及苏门达腊到锡兰这一段,为了避开暗礁,必须绕道远行)。

  另外,就船只的外型来说,根据史料上记载,共分好几种不同船体,其中最大的称之为“宝船”,根据“明史”上记载,长可达一百三十公尺、宽五十多公尺,体积之壮观庞大,十分惊人,现代木造帆船,长度也不过六、七十公尺,后来的西方舰队无论在数量或大小方面,跟郑和时代的船只比起来,都望尘莫及。

  书上虽然这么说,但没有人亲眼见过,其真实性仍有待商榷。因为,有下列几个疑点尚未澄清,第一,当时没有钢板,纯粹用木料,如何取得这么长的树干?怎么连结、拼装?很多技术上问题无法解释,第二,船体过长,重心不稳,容易折断,危险性相对增高,如何长时间海上航行?第三,研究郑和的史料来源当中,写作年代,从同时期到事后一百多年不等,基本上,年代愈近可信度愈高,问题是,早期的记载,并没有提到船体大小,我们目前所知道的相关资料,至少是百年以后的记载,站在科学的角度,必须打点折扣。

  虽然如此,近几年在南京发现郑和当年的船体残骸(舵),从大小比例推断,似乎有可能接近上述数值。另外,还有一些阿拉伯及欧洲专着(例如,Nocplo di Conti, Ibn Battua),皆提及当时中国船只的巨大宏伟。十六世纪葡萄牙文献资料中,也发现类似记载。

  寻访明惠帝的下落?

  问:传说郑和下西洋与寻找明惠帝的下落有关?

  答:这一点,我在关于郑和的着作中也曾提及,在所有可能的原因当中,甚至列为第一顺位,虽是未经证实的臆测,但,目前所知道的是,这项动机在各种史料及文字记载中一再出现,我们无法排除其可能。

  除此之外,鉴于明成祖好大喜功的心理,想藉收罗藩属国家,宣耀国威也是重要因素,基本上,由于明初国力强大,郑和所到之处大半通行无阻,倘遇有抵抗,便出兵,以武力降服,命他们每年进京朝贡作为归顺臣服的象徵,用这种方式将东南亚海域的西半部纳入势力范围。再加上郑和每次下西洋,以中国盛产的丝绸和瓷器,换回来各地稀奇古怪的珍宝,除了表面上的光彩,还有实质利益可图,因此,才有七次南下西洋之举。

  “时势造英雄,或英雄造时势”?

  问:沈寂将近六百年的郑和,突然变成倍受崇拜的英雄人物,他是否真有过人之处?

  答:“时势造英雄,或英雄造时势”,这件事情很难说得清楚,至少“当郑和”的先决条件是他必须不晕船(一笑),其他,就很难说。因为,群众都有崇拜英雄的心理,尤其是冒险犯难的故事总是引人入胜,可以藉此超脱平淡的现实,进入另一个想像空间,所以,古今中外不乏这类题材,而很多事情经过后人的渲染神化,已经有一些(或很大)出入,例如,关公、诸葛亮,从史书记载,关公原来并未留须,经过民间附会传说,甚至连胡子可以长出来。对于郑和,也有人写小说叙述他的鉴队曾澳大利亚和北美┅┅。无论如何,我们至少可以这样说,明成祖交给他一项巨大任务,他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加上任务本身的特殊与稀罕,属前所未有、后继无人,因此名留千古。

  “象牙塔”与社会大众的距离

  问: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学术界与一般大众认知上有很大差距,是不是由此更证明“象牙塔”存在的事实?

  答:学术界的研究结果基本上是公开的,只是一般人不会有兴趣去翻阅,因此,需要透过媒体传播、转述,提供二手、三手资料,这不能怪学术界死守“象牙塔”。而且,学者们通常埋首于研究工作中,除了在刊物上发表,与同行互相交换讯息,不会特意去从事宣传。同时,事情的背后还有一个相当关键、不可忽略的因素,新闻的传播还与社会需求结合,其中并牵涉到特殊的时效性,例如,五、六十年代,中国大陆由于与非洲建交,便极力挖掘中国与非洲的关系,从远古到现代,巨细弭遗,报刊杂志争相报导,甚至有专书出版,这方面资讯非常充足,所以,郑和的舰队远及东非一事,对中国大陆的新闻热度就没有台湾这么高,因为,当时已经“炒”过了。至于台湾目前为什么会这么“关心”郑和,恐怕也有它背后的原因吧?!

责编:史海

登录 | 注册 我要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验证码?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