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找动画片 更多

伟大的郑和与开放的中国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5日 10:57 | 来源: 少儿台

  1421年中国9艘巨船在加勒比海沉没,其船体残骸、货物与不久前菲律宾海域打捞上来的中国运宝船相仿,孟席斯据此推断,郑和比哥伦布早70年抵达美洲大陆。

  前任英国皇家潜水艇司令、历史学家加文·孟席斯经过长期研究,不久前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他认为中国明朝的航海家郑和比意大利探险家哥伦布早70年抵达美洲大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在史学界早有定论。如果孟席斯的观点能够成立,那么,世界地理发现史、航海史将不得不改写。

  加文·孟席斯有关中国比西方早70年"发现"新大陆的假设,经英国一家报纸发表,轰动了世界。孟席斯花了14年时间,绘制了中国明朝郑和率领的船队在14211423年间的航行路线。孟席斯在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考证后认为,郑和率领着装有珠宝、丝绸和瓷器的多桅巨船进行了第一次环球航行,比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早一个世纪。据报道,孟席斯最初是想撰写一本有关郑和1421年航行的书,但在威尼斯做研究时,他看到了一张绘制于1459年的地球平面图,上面已经有南部非洲和好望角。而好望角直到1497年才被达·伽马"发现"。那张地图上还用中世纪腓尼基语标注说,1420年曾有人绕过好望角航行至贝尔德岛角,旁边还画着一艘中国大帆船。孟席斯觉得这张图大有文章。他找到早于库克、麦哲伦、达·伽马和哥伦布时期的中国星空图与地图,通过这些图他重新绘出了郑和史诗般的航线图。

  孟席斯认为,中国人通过观察明亮的老人星来确定航向,一直航行到南极附近。他先确定了郑和一行所处的纬度,然后寻找书本和人类学的证据来证明,中国人实际上已经实现了环球旅行。他说:"尽管我的研究看起来与历史相悖,但我对自己的立场很有信心。一直没有人能解释清楚为什么欧洲探险家手中有地图,是谁绘制了这些地图?海洋面积有千百万平方英里。绘制海图需要出动大批舰队。你说,如果不是拥有世界上最大舰队的中国人,还能是谁?"

  尽管郑和航海的大部分记录已不复存在,但仍有一些地图和星空图被保存了下来。孟席斯认为,商人尼科洛·孔蒂在印度登上了一艘中国船,将这些地图带到了威尼斯。孔蒂在1434年出版的游记中声称,他曾经由澳大利亚去过中国,比库克船长早350年。孟席斯说,1428年,在去威尼斯的路上,葡萄牙国王的长子得到了幸存的地图,并将其绘入世界地图。他的理论中最引起争议的一点是,他认为达·伽马、麦哲伦和库克曾使用过这些地图的复印件,其中包括巴塔哥尼亚(绘于1513年)、北美洲(绘于1507年)、非洲(绘于1502年)、亚洲和澳大利亚(绘于1542年)的地图。毫无疑问,包括哥伦布在内的欧洲探险家们的信函和航海日志表明他们是有地图的。他说:"他们在出发前就知道要去哪里。"

  孟席斯还运用自己了解的关于风向和潮汐方面的知识,推断出1421年12月9艘中国巨船在加勒比海沉没的具体位置。从海床上船体残骸的照片看,散落在海底的石头无论形状或是大小,都与不久前在菲律宾海域打捞出来的一艘中国运宝船上的石头相仿。孟席斯拒绝指明那个荒岛的位置。

  引领蓝色文明的东方无敌舰队

  15至17世纪,是世界地理大发现的年代,在这样一个辉煌的时代,一直走在世界文明进程前沿的中国,并非如某些人所说与这宏伟事业无缘,事实是,那时的郑和船队已横渡了阿拉伯海和印度洋。

  15世纪中后叶至十七世纪末叶,是世界地理大发现的年代。1478年,葡萄牙水手巴托罗缪·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为表达葡萄牙王室对东方的渴望,命名其为好望角。1492年,西班牙水手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探找前往印度的航程中,发现了美洲新大陆。1498年,葡萄牙水手瓦斯科·达·伽马远航印度成功。欧洲人大规模地扬帆远航,发现了全世界的文明民族均前所未知的大片陆地和水域,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的形状、大小和海陆分布,沟通了欧洲与非洲、亚洲、美洲的联系,加快了世界文明发展的步伐。

  在这样一个辉煌的时代,一直走在世界文明进程前沿的中国,果真如历史学界所定论的那样,与地理大发现的宏伟事业无缘?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难道最远只是到了东非的索马里、肯尼亚?据史料记载,郑和船队已横渡了阿拉伯海和印度洋,难道就真的没有越过好望角,向更远的未知世界进发吗?

  带着对先人无限的崇敬和种种疑虑,顶着七月如火的骄阳,我踏上了前往郑和七下西洋起航地江苏太仓刘家港的路程。太仓,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南岸,三国时孙权曾在此设立粮仓,并为通海要津;唐宋时这里经济繁荣,财富为“浙右第一”,时称江南“雄州”;元代是太仓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刘家港已是外通六国的“天下第一码头”,成为繁华的“通都大邑”。明代,永乐帝利用刘家港优越的港口条件,作为郑和七下西洋的起碇港和收泊港,其宽深的港湾,良好的码头设施,充足的仓储以及精湛的船舶修造技术,确保了郑和远洋活动的顺利展开。

  沿着一条石砌街道,我来到了昔日刘家港的辖地浏河镇,拜谒了元代历史遗址“天妃宫”,这座距今700多年,江南最具盛名的妈祖庙,是郑和七下西洋期间曾多次扩建整修过的,且每次远征前必亲自率水军朝拜祭祀。宣德八年(1431年),在第七次下西洋的前夕,郑和亲自在这里立下了详细记录下西洋经过的《通番事迹碑》。太仓郑和纪念馆就坐落在这里。

  走进展厅,迎面是一座3米高的郑和手握航海图的坐像,据史书记载,郑和是穆斯林,信奉伊斯兰教,他本姓马,名三保,生于云南昆阳县和代村,幼年在战乱中被掳阉成为燕王朱棣的家奴,后因在靖难之役中屡建奇功,而深得夺取政权的永乐皇帝朱棣的赏识,擢升为心腹太监,并赐姓郑。相传郑和相貌俊伟,胆识卓绝,文韬武略,盖世无双。七下西洋功绩卓著,充分证明了郑和兼航海探险家和皇家舰队统帅于一体的非凡才能。坐像背后与左右两侧墙面上挂着三幅巨型的磨漆壁画《鹏起浏江》,画面上展示的郑和七下西洋的壮观场面,使人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公元1405年农历六月十五日的刘家港——这是一个难得的晴朗天气,一支200多艘船组成的船队,犹如身躯庞大的巨龙,跃然在宽阔的江面上,江风吹拂,五颜六色的旗帜就象巨龙背脊上闪动的鳞甲,辉耀欲腾。在一阵惊天动地的鼓乐声、鞭炮声和欢呼声中,船队扬帆起航了。钦差正使总兵太监郑和,巍然站立在宝船帅旗下,拱手向欢送的人群告别。

  从明永乐三年(1405)到宣德八年(1433)的28年间,郑和船队曾七下西洋,从郑和航海图上可以看出,郑和曾经由南海横渡印度洋,远航到达了东南亚、印度洋、红海、东非南半球水域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远航规模巨大,仅第一次航海就有2.7万多人,大船62艘,加上中小船只共200余艘。真是舳舻相继,在“鲸波接天、浩浩天涯”的大洋上,“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如此规模的远航船队,不仅当时世界上任何国家所没有,也是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任何探险船队、运输船队所莫及。就郑和船队的规模、装备、技术和明代中国的造船航海能力而论,中国人完全能完成至少是参与地理大发现。

  太仓郑和纪念馆内,陈列着一艘郑和宝船的模型,据史料记载及后人研究认为,郑和宝船应属尖底福船型海船,类似泉州出土的宋船,长约132米,宽约54米,吃水深度8米。最大排水量约1.48万吨,载重量约在7千吨左右.宝船有“九道桅”,“能张十二帆”,如以福船为参考加以分析,宝船应在船中立有三支高大主桅,前后各三支小桅。这些风帆的设计可以根据不同海域,不同风力的需要,选用风帆组合,或调整升帆的高度,以顺应气象万变,是一项令人赞叹的精密工艺。记载中宝船“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动”。最重要的是,当时已经有了房船体结构,相当于现代航空器所采用的“蜂窝结构”,可用最省的材料,制造刚度最大的设备,并兼有多种功能,诸如防止全船沉没,限制在局部船舱漏水,提高整体结构强度和钢度的横向构件等。据记载,中国宋代就已经采用了在船体上装建防摇舭龙骨技术,西方到19世纪的头15年才采用,足见中国造船技术至少到明朝仍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除了郑和宝船之外,按明万历二十五年罗懋登著的通俗小说《三宝太监下西洋记通俗演义》叙述,船队总计有八类船舶,含粮船、水船、马船、战船等,组合成十五世纪世界上最浩大、最完备、最先进的一支混合舰队。而16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所谓舰队不过3艘船,最大的船不过25米长,船员90多人。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西南加的斯附近的圣卢卡湾起航,开始环球航行时,总共只有五艘破旧的三桅船,使用方形帆,吨位很小,船员共265人,根本没法和郑和的无敌舰队相比。

  郑和下西洋被誉为明初盛举,然非常之举须有非常之能力,就横越印度洋及造访海外30多国来说,所谓的非常能力就是完备的航海技术。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几乎集中了当时在船舶导航方面最为先进和完善的设备,依靠罗盘、重锤、牵星板、天盘等地文导航和天文导航设备,综合分析,准确测定船舶的位置和航向,使庞大的船队能顺利地完成各项任务,在辽阔无际的大洋中纵横驰骋。郑和纪念馆内,陈列着一个郑和宝船使用过的航海罗盘仿制品,船队用罗盘指向等方法确定航海路线,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郑和航海图》等包括航向、航行数值在内的航路资料。而值得史学界研究考证的是,也许正是郑和留下的宝贵史料传到了欧州,才有了后来轰动世界的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

  伟大壮举何以雁过无痕?

  明初郑和下西洋,既不求海外殖民地,又不求通过贸易获利,仅出于“宣德化而柔远人”的政治目的,因此不如经济动因那样持续稳定。当明成祖死后,他的后人“不务远略”,先后“撤西洋取宝之船”,重申“海禁”,销毁海船,有限的开放又被闭关锁国所替代。

  郑和船队到底是否绕过了非洲的好望角,抵达欧洲甚至美洲?如果确实如此,为什么没有史迹留存?另外,此等“盛事”何以只能在永乐、宣德年间昙花一现?

  对此历代学者也试图提出各种解释,问题的焦点最后集中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上。有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这一明初盛举,之所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出现于永乐、宣德朝期间,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而就其本质而言,仍尚未突破传统中国的对外关系模式。作为东方的泱泱大国,中国很早就形成了一套独立的世界秩序观。自汉武帝以来,儒学作为一种适应大一统政治结构的意识形态,始终强调以“三纲”(君臣、父子、夫妇)为中心的礼仪等级秩序,而天子也被赋予至高无上的地位,统治整个天下。

  这种等级观念的延伸,使中国与周边部落或王国的关系,自然也是上尊下卑的君臣等级关系。梁启超先生曾在《中国积弱溯源论》中对此作过论述:“我国自古一统,环列皆小蛮夷,无有文物,无有政体,不成其为国,吾民亦不以平等之国视之。故吾中国数千年常处独立之势,吾民之称禹域也,谓之为天下,而不谓之为国。四万万同胞,自数千年来,同处于一小天下之中,视吾国之外,无他国焉。”

  明太祖开国后,放弃了元代一味以武力压服的做法,改行怀柔远人之策,要在域外远近的部落或国王中,树立起华夏中国的威望,使它们对中国敬畏而向往,从而达到“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的境界。郑和下西洋的主要活动,无论军事、贸易、外交等等,都是以此为中心而展开,正如郑和所言,意在“宣德化而柔远人”。明朝既不求海外殖民地,更不求通过贸易而获利,不是不能,而是志不在此!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存有自己的一套世界秩序观,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对外关系模式。

  正是因为郑和下西洋的动因不是出于经济要求,而是政治目的,远不如经济动因那样持续稳定,所以,当明成祖死后,“仁宗不务远略,践祚之初,既撤西洋取宝之船”;宣德八年(1433年)重申“海禁”,将大船厂一律封闭;嘉靖四年(1525年)还下令销毁所有两桅以上的海船。清顺治年间又颁布了“迁海令”,强迫东南沿海居民内移50里。中国有限的开放从此被闭关锁国所代替。南海和印度洋,经过短暂的热闹之后,重又归于平寂,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不再有云帆高张、声势浩大的船队,代之出现的只是掠过蔚蓝色海空的点点白鸥。

  相比较十六世纪以后,由于欧洲国家扩张势力、扩大版图、扩充臣民的需要,西方殖民者之航海探险受到了王室的极大支持。1492年西班牙国王同意哥伦布的航海探险请求时,不仅封他为贵族暨大西洋海军元帅,更准他担任未来所发现的岛屿和陆地的总督,而且这些头衔都将世袭。此外,新发现土地上产品的百分之十归他所有;他也能参与新土地上所有的商业活动,投资和利润占总额的八分之一。同样,1519年麦哲伦航海探险计划开始实施时,西班牙国王也答应从新发现的领土中,拨出二十分之一赏给麦哲伦,并允许他们参与未来的土地开发。因此,远航探险不仅可以带来荣誉,更可以致富。这种赤裸裸的殖民和掠夺黄金财富的远征,使欧洲航海探险从一开始就注重每一次新发现的信息发布与记录,他们每发现一块新的陆地,一座新的岛屿,就给予命名,并划入本国的版图。

  先于欧洲一个世纪轰轰烈烈的郑和下西洋在30年后终于销声匿迹了,他们有比欧洲优越得多的航海设施与技术条件,闯过好望角,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假如他们做到了,为什么没有在现存的《郑和航海图》、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和巩珍的《西洋番国志》这些珍贵的真实记录下西洋见闻的史料中反映出来?国人特别是国内学术界认为,在元时,中国的航海业、造船业就很发达。郑和航海时所用的罗盘、航海图都具世界领先水平。郑和出海,人最多时近三万,数百艘船。每遇“三岔路口”,因绘制航海图需要,船队就开始分道,即分成若干小分队散开,这时如果遇到风浪,极有可能冲散编队,在这种情况下,或许这些掉队的船只不经意地发现了美洲,而后又与郑和失去联系,所以美洲成了郑和航海史中的“隐身地”,直到现在才被“合理归队”。

  也有研究人士认为,郑和在第六次下西洋时,一是看透了明成祖的腐败,二是觉得自己体力不支。出于上述二者考虑,郑和想把他的航海事业“做大”,所以派遣了一百多人的小分队离开船队,作更远的跋涉。这部分人极有可能绕过好望角到了美洲、澳洲。郑和当年派小分队活动,属于“擅自”行动,一旦被明成祖发现,就有灭族之灾,因此属于“秘密”活动,当然不可能进入朝廷正史,所以后人难以知晓。而郑和发现美洲,并不是指郑和的“旗舰”发现美洲,是指郑和的船队发现美洲。因为是郑和“手下”的人,而且极有可能是“迷路走失”的船只最早“触摸”到了美洲,而紧随郑和的费信、马欢、巩珍并不知晓,所以遗漏了郑和航海史上重要的一笔。我们现在画出的郑和航线主要根据费信、马欢、巩珍三人的记载。郑和死后,明皇帝禁海,销毁了许多珍贵的资料,或许有关美洲的资料就在那时不幸“遇难”。

  漫步浏河老街,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上一个个精致古旧的木雕构件,依稀透露出昔日“六国码头”的富庶与繁华,想象一下600年前2万7千即将远航的船队将士、水手、文职官员从这里走向码头,他们的亲人和全城百姓倾城欢送的场面,即便是今天从繁华都市走来的人们,也禁不住那狂热的心跳。然而,岁月无情,人世沧桑,当我来到当年郑和船队扬帆起航的刘家港,展现在眼前的已不是元明时那个流清沙少、岸阔水深的天然良港。18世纪中叶以后,随着长江泥沙的不断冲击,港湾逐渐淤塞,河道变窄,这里已变成了小河浜,只有几个老人在树阴下闲适地垂钓。倒是海边矗立的工厂在慰藉600年前引领国人开放的先祖。

  结束语

  郑和是否发现美洲第一人,这有待于史学界的进一步考证。今天我们重提这一段历史,重新关注这一历史人物,是因为他谱写了人类海洋文明史新的篇章。他不愧为人类史上最伟大的航海探险家之一。同时,郑和下西洋作为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它也值得后人从诸多方面进行深刻反思。可以说,郑和下西洋是明初实行对外开放的一次探索,它给明王朝带来了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为什么在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郑和下西洋是和平之旅,而当时英国、西班牙、荷兰、葡萄牙出航海外是为了侵略和掠夺,为什么600年来,一说起航海史,人们记得的却是哥伦布、麦哲伦的名字?对于更为开放的当今中国来说,我们需要的是郑和征服海洋的豪迈气魄,和他毕生献身海洋的执着精神,使中国这条东方旗舰驶向海洋世纪的世界前沿。

  哥伦布1476年移居葡萄牙,相信地圆学说。曾向葡萄牙国王建议探索通往东方的航路,未被采纳。1485年移居西班牙,终得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资助。1492年8月率“圣玛丽亚”号等三艘船和水手约百人,从巴罗斯港启航,横渡大西洋,10月抵达巴哈马群岛,继而航行至古巴、海地等岛。次年返回西班牙。后又三次西航(1493、1498、1502年),到达牙买加、波多黎各诸岛及中、南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地带。因误认为所到达的地方即是印度,故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晚年贫病交加,抑郁而终。

  麦哲伦1517年移居西班牙。1519年奉西班牙政府之命,率船队由圣罗卡起航,越大西洋,沿巴西海岸南下,经南美洲大陆和火地岛之间的海峡(后得名麦哲伦海峡),入太平洋。继续西行,1521年至菲律宾。因干涉岛内争斗,为土著所杀。余众逃至摩鹿加群岛(今马鲁古群岛)。次年船队中的“维多利亚”号终于回到西班牙,完成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证实了地圆说。

  地理大发现

  世纪中后叶至17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是中世纪晚期最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些发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

  地理大发现分为两个阶段,即西、葡阶段和荷、俄、英、法阶段。从15世纪中后叶到16世纪初中叶,西班牙人发现了美洲,横渡了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进行了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的形状,大小和海陆分布;葡萄牙人发现了非洲南部,绕过非洲横渡印度洋到了印度,并进一步向东进入太平洋,和中国、日本等国发生了接触。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末叶,荷兰人发现了澳洲、新西兰;俄国人发现了整个亚洲北部、北冰洋,初步开辟了北方新航路;英、法和其他欧洲人发现了北美的许多地区、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和其他地区。

  随着地理大发现的到来,西方向东方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西班牙、葡萄牙向东方大举扩张,迅速成为16—17世纪的殖民大帝国和海上商业强国。荷兰在地理发现和殖民掠夺中崛起,成为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世界上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北美的发现和拓殖造就了美国,北亚的发现造就了俄国。其次,地理大发现使世界从分散、孤立、闭塞,因海道大通而开始结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全人类开始了密切的联系和频繁的交往,文明人类的活动和足迹快速遍及有人类生存活动的所有地区。此外,地理大发现还导致了人口大迁移、大流动,种族大灭绝,大融合,最后造成了世界人种分布的重大变化和许多新民族的形成。由于地理大发现引起了人口大流动,大移民触发了疾病大传播,大流行,最后促进了医学大发展。

  15世纪末至16世纪上半叶分别由哥伦布和哥白尼拉开了地理大发现和天文大发现的帷幕,此后各种大发现接连不断。今天美国研制的航天飞机有两架分别命名为哥伦比亚(即哥伦布的)号和发现号,喻示着人类社会永远需要探索,发现和创新,在人类认识的地图上,最令人神往的标识永远是“未知领域”。人类的探索发现事业将永无止尽,对各类发现史包括地理大发现的研究也将永有源头活水。(徐群英)

责编:史海

登录 | 注册 我要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验证码?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