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找动画片 更多

探访郑和足迹三:“三保”是印尼华人心中的神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4日 10:20 | 来源: 少儿台

  在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到来前夕,记者在印度尼西亚境内,从雅加达出发,沿着三宝垄、日惹、巴厘、泗水这一路线,对郑和遗迹、与郑和相关的地点及其社会舆情进行了深入调查。记者发现,600年后郑和的影响力犹存,他所传播的文明的种子已经生根开花,对当地居民、尤其是当地华人的生活影响很深。

  郑和七下西洋期间,曾两度在印尼中爪哇省的首府三宝垄停靠,这里有人口250万,其中华人约占15%。如今,在船舶停靠地的周边建有9座由华人捐资兴建的庙宇,部分庙宇中还供奉了郑和的金身,此外,三宝垄还以拥有郑和当年“修身”的三保洞而闻名。近些年来,这些庙宇不光华人参拜,当地原住民也来烧香,无形中加深了两族之间的了解和亲密感,“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之类的中国民间古训在庙宇的墙壁上时常可见。郑和在这里被称为“三保大人”,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郑和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三个妹妹,他在家中排行老三,小名为“三宝”,而在三宝垄,大家供奉郑和,除了以示纪念,还有祈求他保佑平安的意思,“保”、“宝”同音,三宝三宝的,叫时间长了,就成了“三保”,连庙宇里的牌位写的也是“三保大人”。

  日惹的情况更为具体。据史料记载,当年郑和把凿井汲水冲凉的习惯带到东南亚地区,并流传到日惹等地,这里的水井通常也被称为三宝井。人们相信,用三宝井水冲凉,可防灾祛病;穿用三宝井水洗过的衣服,能保证自己死后灵魂返回故乡。如今日惹大多数地方都通了自来水,但当地华人和原住民每逢节庆或家人生病,总是喜欢从井里汲水,用来做饭和饮用。

  而在印尼的旅游大省巴厘,郑和因船队的一名随行商人而声名远播。相传这位商人没有随船队继续远行,而是留在了巴厘岛,并有了一个印尼名字IgustiNgurahSubandar,之后更被当地国王纳为乘龙快婿,主管国家财政,政绩突出,深受民众爱戴,被称为“财神爷”,天长日久,他的雅号广泛流传,人们反而忘记了他的中文名字。在金塔马尼山山顶的一座印度神庙内,有一座供奉该商人的祠堂,名为总铺公庙,香火旺盛,来这里烧香的华人和印尼人络绎不绝。一些香客对记者说,总铺公被认为是来自中国的神,整个巴厘岛的商业活动就是由他发展起来的,如今,他成为了保佑当地人生意顺利、全家富贵的象征,不光华人来拜,印尼人也经常来拜。

  在记者此次探寻之旅的最后一站东爪哇省首府泗水市,在该市北部有一座郑和清真寺,寺内有一座郑和七下西洋期间乘坐的“宝船”的模型,平日里清真寺要接待大量游客,有华人、也有印尼人,大家来这里,主要是想亲身体验一下郑和精神的伟大之处。在离清真寺半小时车程的地方还有一座供奉郑和金身的庙宇,里面珍藏了宝船原有的樯桅。樯桅收藏在郑和金身下方的玻璃柜中,用红绸包裹,长约二三十米,直径约一两米,红绸上落满了尘土,看来已长时间未动。仅樯桅就如此硕大,那么宝船之壮观就可想而知了。用印尼哈夷郑和基金会工作人员阿巴斯·哈里的话讲,宝船和樯桅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激发着炎黄子孙的海洋观念,见证着中国对全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作用”。

  郑和七下西洋,传播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和精湛工艺,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在印尼各地留下的遗迹,不仅传承了600年前的壮举,而且促进了原住民和当地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和睦,其对各地宗教、社会和文化事业的贡献,不可磨灭,他的功绩将永远留存在人们的心中。(记者 夏林)

责编:史海

登录 | 注册 我要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验证码?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