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17日 15:56 | 来源:
现场学生:我认为自大是因为内心空虚,谦虚的人有自信,因为他们有那种资本,他们知道那些知识、理论,所以他们也许就是一种本能吧,人性的本能。我觉得越是他的内心空虚,越是要表现出来自己的强大,这可能是人本身的一种保护能力吧。
康辉:现在的孩子都已经思索到人性本能的问题了。
现场学生:我更加不解的是您的那句,如果一个人正确了,他的世界为什么就正确了?我觉得可能是从他的主观去讲的他,他如果是一个很完美、很善良、具有很多高尚道德的人,他的世界因为他主观的改变而改变。我不知道您的看法是怎样的?
于丹:谢谢这位小伙子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显然是我要来说的,第一个结论是他说的。这个我分两个层面来说:1.我刚才没有说是特别自信的人会上网瘾。我所引述的是毕淑敏老师告诉我一句话:往往是那些自认为意志很强大的人去尝试的毒品,反而是戒不掉的。但是我也不反对小伙子说的有时候过分的狂妄自大可能是生命的不自信。
大家可能听说过一个故事,在北大的校园里一个刚刚考上北大的新生趾高气昂,觉得自己太骄傲了,进去找不着报道的地方。迎面看见一个很朴素的老人在那儿散步,他过去就一放,说:“老头给我看一下行礼。”老头说:好吧。结果他回来拿着行礼走了,很多人就问他你知道刚才那个给你在太阳底下看行礼的是什么?那是季羡林老师。一个人生命格局要大,就是我刚才说,像庄子说的那样:超越一个标准间的规格而真正成为自己,但是气象大的人不见得有嚣张、不见得表现的自大。
所以你说的“自大的人往往很空虚”,这个结论我也给你提供一点理论依据。我是同意的。第二点我刚才说的,为什么一个人正确的时候他的世界可以是正确的?这并不是指一个人静态具有什么样的美德。而且我不同意一个人要做完美的人,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人人都会有或多或少,不同方面的欠缺。但是人必须要坦率和真实的,我说的是一个人有选择。
刚才是一个寓言故事,这个故事就是说当你觉得这个世界拼接很难的时候,你按照自己的心灵图象拼接起来。也就是说你如果想不盲从于他人,就要拿出你自己的判断来。这种判断在哪里?要破万卷书,要行万里路,要有更多的见识,要有一个人核心价值的建立。这一切拥有了之后,你有了自己的判断,你所组合的世界,相对与那些盲从的人来讲,相对是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