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7日 16:18 | 来源: 少儿台
宝宝患流感有哪些表现?
流感的潜伏期是1-3天。从病人起病出现咳嗽开始,就有很强的传染性并持续1周左右。虽然有的病人是隐性感染,没有什么症状,但是同样具有传染性。所以各年龄阶段的人都很容易被感染。
![]() |
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呼吸道后,在呼吸道的粘膜上皮细胞内繁殖,继而扩大侵袭范围,致使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
轻者仅引起呼吸道粘膜表面感染,严重者可导致肺炎甚至死亡。
根据流感发病的轻重缓急不同,医生将流感分为4种情况:轻型、单纯型、肺炎型和中毒型。
![]() |
1、轻型:虽然起病急,但发热不高,呼吸道症状和全身症状都很轻,一般2-3天痊愈。
![]() |
2、单纯型:是最常见的类型。发病急,开始即出现畏寒、发热,全身酸痛等。1-2天的时间发热至高峰,3-4天热退。这时病人出现咽痛、干咳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病人还伴有食欲不振、恶心、便秘等。医生检查发现病人咽部红肿,肺部呼吸音变粗等。一般上述症状消失后,身体于两周左右才得以恢复。
![]() |
3、肺炎型:顾名思义,流感病毒侵入了肺部,使这类病人并发有肺炎。婴幼儿、老年人及孕妇是最容易受累的群体。肺炎型流感可由单纯型流感加重所致,也可一开始就是肺炎。经过1-2天的时间,患者病情急剧加重,出现高热、呼吸急促、咳嗽、咳血及发绀等症状。医生检查及拍X线片都会发现有肺内炎症。病程延长至3-4周,若治疗不力,患者多于发病的1周左右发生心力衰竭和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
![]() |
4、中毒型:病人病情危重,起病急剧,表现为全身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的损害并伴明显的肺炎。病人高热不退,神志不清。严重时出现抽搐、谵妄、昏迷,甚至血压下降、休克、死亡。
![]() |
儿童流感防治两大注意
这段时间流感肆虐,患呼吸道感染的大人有很多。而儿童年纪小,免疫功能不如大人,稍不小心,更容易让流感病毒钻空子。很多儿童一旦患上流感,转成肺炎的速度比较快,而且也比较隐蔽,尤其是在婴幼儿中不易察觉,因此治疗需及时,越早越好。下面给父母们介绍儿童流感防治需要注意的两个方面。
![]() |
预防:接种疫苗不能高枕无忧
在流感的预防问题上,不少父母存在以下三个误区:
误区1: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一旦接种了流感疫苗就可以避免感冒,或至少感冒要比以前减少,这种观点其实不正确。事实上,注射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病毒,但不能防止普通性感冒的发生,只能起到缓解普通性感冒症状、缩短感冒周期等作用。所以,不能因为接种疫苗之后还是感冒了,就认为疫苗效果很差。
![]() |
误区2:
另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只要接种过流感疫苗,就可以一辈子高枕无忧了。事实上,因为疫苗配方是在对当年流行病毒毒株预测的基础上制成的,而流感病毒毒株几乎每年都发生变异,因此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
![]() |
误区3:
误用板蓝根。很多父母理所当然地认为,板蓝根具有抗病毒作用,而且又是中药,没有副作用,因此肆无忌惮地给孩子长期服用,借此预防流感。其实不妥。板蓝根并非预防流感的良药,而且服用不当会造成过敏及消化、造血系统等不良反应。
![]() |
父母们应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流感。多洗手,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多补充维生素,胡萝卜、花椰菜、红薯和土豆等都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在屋内洒一些稀释了的食醋,能够抑制流感病毒的繁殖;平时督促孩子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 |
治疗:抗菌素输液根本无效
在流感治疗上,很多父母存在两个误区:
误区1:
不少父母认为,患流感后“输液”一定好得快。因此,在每年的流感高峰期,各大医院输液室都会爆满。其实所谓“输液”,输的多数是“消炎药”即抗菌药物。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抗菌素对流感病毒根本无效。而且抗菌素用多了还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腹泻等不良后果。
![]() |
误区2:
很多父母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业,都期望通过药物治疗当天就退烧。其实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疗流感病毒的“灵丹妙药”,流感康复要靠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如果您的孩子患上流感,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保证充分的睡眠和营养,发热持续3至5天是正常的,当天退烧反而不好。
![]() |
父母们在护理孩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充分休息,避免到公共场所,减少传播机会;患儿居室应阳光充足,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让患儿多饮白开水,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并多吃清淡、易消化、有营养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
责编: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