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找动画片 更多

黑龙江实施大学生“三年百万见习计划”见成效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2日 16:22 | 来源: 少儿台

 

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以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随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等七部门联合启动了“三年百万见习计划”。今年这项计划已进入收官之年,经过两年的实践,黑龙江省就业见习制度成效怎样,影响如何?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有优惠补贴吸引企业积极响应
  
  记者从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获悉,百万见习计划开展两年,最大的作用就是通过政府的补贴和优惠政策,调动了企业积极性,使原来不愿意招收毕业生的单位开始开放见习的窗口。大学生通过见习基地的锻炼,提高了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实现就业,尤其缓解了长期供过于求的一般性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起初,很多企业并不了解见习是怎么回事,我们就一家家打电话或是登门拜访,向他们介绍成为见习基地后的优势和利益。经过努力,2009年7月哈尔滨市成立首批12家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哈尔滨市人才服务局培训开发处处长陈显斌回想起起步阶段的艰难仍然记忆犹新。据介绍,具有哈尔滨市户籍、近三年毕业后未就业的也从未参加就业见习的高校毕业生与见习基地签订见习协议后,政府会按每人每月325元的标准给用人单位提供补助。见习期间,见习单位需支付给见习生不低于840元的基本生活补助,并定点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人才服务机构还免费提供一年的人事档案托管服务,见习时间可作为工龄计算。如此优惠政策吸引了包括哈药集团、哈飞集团、汽轮机厂等能提供数百个见习岗位的大型企业加入见习基地,到2010年12月底,哈尔滨市的见习基地已发展到222家,累计向高校毕业生提供了20838个见习岗位。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累计支付1138万元的政府补贴资金。从2009年到去年12月底,已先后有4573名高校毕业生进行了6~12个月不等的就业见习。见习期满的2458名高校毕业生中,有2120人被见习基地直接留用或到其他企业就业,见习就业率达到86.25%。

  收获经验快速成长
  
  家在巴彦县的赵微微毕业于牡丹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一直“漂”在哈尔滨,经过考试成为黑龙江摇篮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首批见习生。她先后接受了包括企业文化、工厂实习、行业理论在内3个月的系统入职培训,成为见习客服服务员。短短几年,赵微微已从刚入职时一个不敢说话的小女孩迅速成长为一个勤思考、有闯劲的主管客服副经理,手下有3个主管和近300名客服人员。

  2008年毕业于黑龙江省东方学院的党修玉同样是见习制度的受益者。他在黑龙江省机械工业设计院见习,参与大型设计项目的实战,学到了书本无法学到的知识,专业能力迅速提高。去年6月,党修玉被任命为该院建筑设计中心建筑副总工程师兼建筑设计中心主任,主持设立了多个大型项目设计。

  “三年百万见习计划”实施之初,不少人质疑不签劳动合同的见习会不会是给用人单位提供了廉价劳力,最后不会被留用。哈尔滨市人才服务局培训开发处副处长王学铭肯定地告诉记者,不会。因为他们对申报单位逐家实地考察,严格筛选,见习单位的注册资金要达到500万以上,总体见习留用率要达到60%。

  毕业生反应有点冷见习还需加把火
  
  两年来全省受益于见习制度的高校毕业生有数万名,仅去年下半年就有8000多人。作为哈尔滨市首批见习基地,黑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李雨菲告诉记者,公司从事的是IT行业,见习生能给企业带来创新和活力。以前企业招聘重点不在应届毕业生,加入见习基地后发现这种方式很适合公司,所以一直坚持到现在。摇篮乳业常务副总经理李佳君告诉记者,从该公司实践来看,面向社会招收成手虽能快速上岗,但已形成的固有价值体系和观念很难与企业融合,阻碍工作推进,流失也非常严重。为此,该公司近几年坚持从高校接人,招收的见习生从开始的每年30人增至现在的50人。

  然而,对见习制度,企业热情高涨,毕业生的反应似乎有点冷。哈市今年举行的几场见习对接会提供了数千个见习岗位,最后实现对接的却只有几百人。陈显斌认为,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学校的专业培养与本地实际需求对接不顺畅。作为老工业基地,哈尔滨各大企业都想要工大、船院的工科学生;新兴的动漫基地、IT研发等岗位则对专业要求比较高,两种类型的毕业生都是供不应求。而经济类和管理类的文科生源很大,需求却很少。二是择业心态问题,毕业生的就业期待不切实际,像BPO、ITO等服务外包企业用人量很大,但重复性劳动、待遇相对不高让许多学生放弃。还有的学生找工作想一步到位,不愿意花时间去见习。

  此外,还有部分毕业生因为对见习制度不够了解而错失见习机会。记者在某高校校园招聘会上随机采访了数位应届毕业生,有的以为见习就是毕业前的实习,还有的以为见习就是毫无保障的去当廉价劳动力。要想让见习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还需要学校、社会等人才服务部门加强宣传和引导。

  链接
  
  计划目标2009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工商总局、全国工商联和共青团中央共同制定了《“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决定自2009年至2011年,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

  申报条件凡是具有哈尔滨市户籍、近三年毕业后未就业的、从未参加就业见习的高校毕业生均可参加就业见习。见习期为6-12个月。就业见习基地在组织就业见习时要优先安排未就业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城镇低保家庭、农村贫困家庭、残疾人家庭、在校时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参加就业见习。

  见习待遇按照《关于做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哈政办综[2009]19号)有关规定,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补助费不低于哈市最低工资标准(2009年标准为650元),并由见习单位负责为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见习期间或期满后被见习单位正式录用的,单位应及时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见习时间可作为工龄计算。见习补贴所需资金由用人单位和市、区、县(市)财政各按50%比例承担。各级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要为见习毕业生提供免费的人事代理等服务。

责编:史海

登录 | 注册 我要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验证码?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