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找动画片 更多

《中国家庭眼中的儿童动漫》反映内容令人担心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6日 11:18 | 来源: 少儿台

 最近有一份很惹眼的报告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或者说引起了主流社会舆论的关注,这份名为《中国家庭眼中的儿童动漫》是由上海东方传媒旗下的炫动传播发起的,该报告以全国重点城市1200个3~10周岁孩子和家长作为调研样本,国际知名调研机构GMI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协和教育集团、红黄蓝教育集团、汇佳教育机构、华夏未来教育集团、宝宝树、上海麦斯管理咨询等中国知名机构担任本次调研的学术顾问单位。

根据这份调研的结果显示:
  
家长对动漫的评价总体上是正面的,但同时也有70%的家长认为动漫作品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作品质量良莠不齐。

绝大部分的家长都非常支持教育类的动漫作品,还有1/3的家长认为孩子可以增加接触此类动漫的时间。被访的家长和孩子都认可教育性动漫作品应该通过讲故事感悟道理,可目前市场此类产品中罕有优秀的作品。

在家长认可度排前三名的动漫作品分别是:《喜羊羊与灰太狼》(40%)、《巧虎》(32%)、《爱冒险的朵拉》(15%)

而在孩子认同度中排前三名的动作作品则分别是:《喜羊羊与灰太狼》(41%)、《名侦探柯南》(15%)、《火影忍者》(14%)

还有一定比例的孩子喜欢游戏或者虚拟社区,其中排名前四的分别是:《摩尔庄园》(4%)、《洛克王国》(3%)、《奥比岛》(2%)、《植物大战僵尸》(2%)

调研中发现,家长认为目前动漫作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70%的家长认为动漫作品良莠不齐;59%认为优秀的动漫作品少;56%认为动漫作品内容成人化;55%认为动作作品过于以盈利为主要目的;54%认为动漫作品诱导孩子胡乱消费

在家长是否愿意为动漫类产品花钱的问题上,家长普遍都是愿意的,但其中拥有3~6岁孩子的家长和80后的父母愿意投入的金额较高,报告指出,该市场的潜力巨大,但市场的供应却不足够

按照这份报告所调研的对象来看,针对的是国内的一线城市中拥有3~10岁孩子的家庭,按照普遍的年龄推算,这些孩子的家长基本都是70~80后,不难发现整个社会舆论环境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这些家长中有不少本身就是从小看着动漫长大的,他们对动漫作品的抵触情绪要低于老一辈人。

可这份报告的一段结论还指出,家长和孩子对动漫的认知并不一致:

有超过80%的家长认为儿童教育节目应该属于动漫范畴,但受访的孩子却普遍并不这么认为而调查中对孩子普遍将网络游戏归类到动漫,受访家长却并不认同。

综合来看,尽管受访的家长要比他们的父母辈或者60后的家长对动漫产品更开明,但他们却普遍希望将动漫与教育挂钩,希望孩子在娱乐时也能“寓教于乐”;而对孩子来说,他们只是将所有“玩的东西”全部归类到“动漫”。

另外在查看这份报告的概要里,并没能发现家长认同的所谓“动漫作品的质量标准”的具体内容,如从获得家长高认同度的作品来看,仅仅只能反映出一个问题:即如果该动漫作品不富含教育意义,那么这部作品就无法被认为是好的动漫作品。

这只是针对3~10岁的孩子家庭的调查。但这样的调查应该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也就是说这1200个家庭应当代表了目前国内主流的拥有一定收入基础的家庭的想法,倘若市场追逐这样的观念成长,仍旧不按年龄划分统一提供相同的作品,如此沿袭下去,整个市场仍然将面临大幅滑坡的风险。

从供应不足到供大于求总是有一个过程的,在我们这辈人所怀念的小时候那百花齐放的看日本各色动漫作品的时代,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是市场尚处于无序发展的阶段。由于缺乏足够的监管水平(说的直白了点),审批引进几乎没有什么相关的明细标准,因此我们才能“捡漏”看上了诸如“北斗神拳”、“灌篮高手”这样的动画片,而这些动画片在当下的监管力度中,显然是无法存在的。即便是那些80后的父母,他们显然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在10岁前就看到《北斗神拳》这样的作品……

可真正令人感到害怕和担心的,还是我国一直存在的那些矫枉过正的规范和制度。即便是缺乏监管的无序发展,但市场仍然会按照常见的经济资本市场规则发展壮大,商人追逐利益,什么受欢迎就做什么,如果没有“奇怪”的政策扶持的话,在那样的市场里显然很难诞生《蓝猫淘气三千问》这样的作品。

然后就是所谓的一刀切以及模糊的政策的存在,影视作品分级制度在多年的催生下仍未在我国正式诞生,现在的审查规则依然是基于相关部门那些“可进可退”的管理方法,成年人不可能和孩童享用同样的文艺作品,但至今动画片的审查制度却仍无法根据不同的群体实现分类。同样的道理,不同需求群体却“强制”被安排到了同一个展会,这本身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正如这份报告的结论所说,中国的动漫以及周边衍生市场的潜力巨大,作为相关的业内人士,这几年应都能够感受到产业有确实的在向良性的方向发展,只是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如果无法及时得到解决,供需双方的矛盾,不同消费群体之间的矛盾将进一步深化。

我们何时能够根据不同的人群,享受不同级别的动漫作品?

我们何时能够安全、方便的在电视里、在商店里看到那些符合不同年龄层次需求的动漫商品?

我们又何时能避免再发生长春大妈和重庆工商局事件的重演?

如果无法回答上面这些问题,动漫产业的前景显然仍将是令人感到担忧的,而这份报告中所反映的内容却似乎并未触及市场现状的本质。

责编:史海

登录 | 注册 我要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验证码?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