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找动画片 更多

动画图书高调入国 俄动漫谋求中国机会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0日 10:01 | 来源: 少儿台

 

曾经的苏联文学、电影影响了几代中国读者和观众。然而近20年来俄罗斯文学,尤其是儿童文学、卡通、动漫,几乎在中国销声匿迹。近日,俄罗斯原创卡通《开心球》系列动画、图书高调进入中国市场,让国人重温了俄罗斯儿童文学的魅力,这让两国的出版商看到了商机。俄罗斯儿童文学在中国市场“复苏”?

  交手欧美日韩动漫 《开心球》有信心

  今日,动画片《开心球》亮相央视,同步推出的儿童卡通故事书和游戏书也将与中国小朋友见面。与其他动画片不同,《开心球》来自让他们略显陌生的俄罗斯。这些“开心球”从去年开始就在国内宣传。伴随着《开心球》图书、动画片的火热,中国儿童文化市场也开始流行起“俄罗斯卡通热”。

  与陌生的俄罗斯儿童卡通建立联系,在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的资深编辑徐寒梅看来非常巧合。“因为近年来,欧美和日本的儿童图书、动画片是中国引进的主流,俄罗斯的儿童卡通则很少接触。”徐寒梅解释说,“在去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亲自在世博馆为其国产卡通‘开心球’宣传,我们就察觉到了里面蕴藏的商机”。之后,中少总社试探性地联系了《开心球》出品方在中国的办事机构,双方一拍即合,迅速达成协议,定于今年和央视同步推出开心球的卡通故事书和游戏书。

  尽管《开心球》声势浩大,但是长久以来,中国儿童读者对于俄罗斯儿童文学十分陌生,看惯了欧美日韩动漫的他们,能否对俄罗斯的卡通买账?对此,徐寒梅并不担心。“俄罗斯卡通形象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加之国内浓厚的苏联文学情结、主题鲜明的故事模式以及中国儿童作家的改编重写,让《开心球》市场潜力巨大。”“现在孩子的爷爷奶奶辈都受过苏联文学影响,浓厚的苏联情结让负责掏钱的家长们首先就有购买倾向;而且不同于欧美日韩的嘻哈风格,俄罗斯卡通更注重从内涵上引导儿童学习。”徐寒梅进一步解释说,“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邀请了金波、高洪波等国内知名儿童文学作家重新编写出版,本土化的运作让俄罗斯卡通更好地落地中国”。

  国内动漫市场不济 俄罗斯欲寻国际出路

  《开心球》落地中国,仅仅是近年来中俄在儿童动漫领域交流的一个案例,也是俄罗斯寻求动漫发展出路的探索之一。

  “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近20年,中国市场上几乎没有俄罗斯的动漫,这从侧面说明俄罗斯动漫发展也处于转型期。”中国知名儿童作家金波向记者说道。的确,曾经的文学大国俄罗斯近10年来面临着儿童文学发展的困境。俄罗斯国内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屈指可数,知名的卡通形象为数不多,国外引进的儿童文学、卡通、动漫一度成为主流,俄罗斯的出版商也不愿意把钱投入到盈利艰难的俄罗斯儿童文学事业中。

  商家无利可逐放弃儿童文学事业,政府却要担当起推动俄罗斯儿童文学、卡通、动漫发展重任。俄罗斯政府转向通过打开国际市场,为本土儿童市场带来转机。在这个背景下,一批俄罗斯漫画、动画大师开始扬名海外。这其中就有在日韩影响甚大的绿川毅志,其俄罗斯原名为斯维特兰娜·契日娜。另外,即将在今年4月举行的俄罗斯国家电影奖“妮卡”奖颁奖典礼上,入围的加里·巴尔金执导的《丑小鸭》、瓦连金·奥伊什瓦格执导的《昨夜雨时分》和阿列克谢·杰明执导的《幸运黑猫》等作品在国际上也小有名气。而在第二届澳门国际电影节上,俄罗斯动画师纳塔莉亚·米尔佐扬创作的《我的童年奇妙之树》获最佳动画短片奖,进一步增强了国际影响力。

  “可以说,这次《开心球》的推出是俄罗斯欲抓住中国市场的一次尝试,一旦成功,那将为更多的俄罗斯优秀儿童文化产品的引进奠定基础。”徐寒梅向记者分析道。

  中国企业:赴俄淘金市场巨大

  “对中国的儿童文化市场来说,《开心球》的到来使国内企业看到淘金俄罗斯动漫的可能性。”金波解释说,欧美日韩的动漫、卡通产品如今已经遍地开花,儿童消费者已产生一定的审美疲劳,此时市场上恰好需要新鲜血液注入。

  这也有利于增强国内儿童文化市场文化多元性。徐寒梅认为,“报道中经常提及,家长怕孩子看一些国内外的动画片,导致孩子单纯模仿,不利于成长。这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缺乏文化的多元性,让孩子们无法从不同的文化中产生对比。一旦孩子们接触的文化类型多了,他们自然也会形成独立的判断力”。

  不仅如此,金波认为俄罗斯儿童文学后劲十足,“欧美的动漫作品更注重游戏性,而俄罗斯的动漫产品思想内涵更深厚。后者有着深厚的儿童文学基础。俄罗斯在苏联时代就积累了一批优秀儿童图书、动画片”。

  对于这样优秀的资源,中国企业并没有主动发掘。金波感到很可惜,“中国的企业为什么不能直接去俄罗斯,通过开发俄罗斯的儿童文化资源,再通过国际化的加工,引进国内甚至是打入国际呢?其实,儿童更注重图书、动画片的内容,至于是哪个国家出的,他们并不在意。因此,通过对俄罗斯优秀动漫的开发、包装,同样可以成为一种时尚,而且能加强两国的文化往来,拓展双方的产业合作模式”。

  “我鼓励中国的出版社、电视台引进更多的俄罗斯动画、儿童图书。”金波向记者说道。但他更鼓励中国的企业去俄罗斯或其他的国家淘金,“这不仅是商业化的开发,更是不同文化间的学习,《开心球》就是个好的开始,我相信未来这一领域将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责编:史海

登录 | 注册 我要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验证码?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