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找动画片 更多

本土文化给力动漫创作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2日 10:37 | 来源: 少儿台

     业界人士表示,国产动漫成功走向国际,有许多经验值得泉州借鉴,特别是本土文化基因与动漫作品良性互动,将让本土动漫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广阔的平台。
  
  小吃和景点皆可入动漫
  
  假如有一天,扛着大刀的关公木偶成为卡通动漫里面的主角,你会感兴趣么?知名动漫创作人杨小明从小就有这样的理想。

  在杨小明的办公室里,摆放着许多自创的动漫主角的模型。目前已经有了剧本,而且准备融入泉州木偶文化。

  他向记者展示了已经做成模型的飞舞着青龙偃月刀的红脸关公,笑着说:“以后我女儿就可以看着我制作的动漫长大了。”杨小明说,小时候非常喜欢《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这些具有浓郁传统气息的动画片,把故乡泉州可利用的闽南文化资源尽可能进行整合融入到动漫中是自己不断追求的目标。“闽南文化底蕴浓厚,有海丝文化、宗教文化,有南音、木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历史文化资源为动漫创作提供了特色鲜明的题材。”

  这几年,杨小明主导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泉州特色的动漫形象:聚龙宝贝模型加入了泉州木偶彩绘以及泉州的古厝;第六届中国航海日吉祥物航航的形象源于“泉”字,动漫专题《航航》还结合了泉州旅游景点、习俗等,如东西塔、划龙舟。他设计的Q版公仔则是以永春芦柑为原型设计,头上插着一片安溪茶叶,各种表情并配以闽南语说明。

  另一部本土原创动画片《蔡六传奇》也是将本土文化资源与动漫相结合的有益实践。动画片创作团队的领头人就是第六届全国农运会吉祥物“同同”设计者李竹兵。李竹兵告诉记者:“你在这部动画里可以找到文庙、关帝庙等知名建筑,你会发现关公、妈祖、郑成功全都跳上了荧幕,成了活泼可爱的动漫人物。还有咱们泉州人爱吃的小吃,比如面线糊啦、海蛎煎啦,你都会在这部动画片里看到。”而这部动画最大的亮点在于,动漫人物全部用闽南语和普通话结合的模式配音,这也使《蔡六》成为全国首部闽南语动画片。

  记者问他,心目中本土文化与动漫相结合最成功的国产动画是什么?

  李竹兵眼睛一亮:“那自然是《阿凡提》了。其实《阿凡提》的故事并不是最精彩的,可是动画制作人却将新疆的风土民情在动画片中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令人赞赏不已。”他接着表示,“本土文化需要传承,可是动画制作人不可以被文化牵制,讲究流行与创新更为重要。制作时注意创新,新旧结合得当。”

  动漫作品与本土文化需和谐相容
  
  “本土特色这个词可大可小,大到整个中国文化,小到各个地方、民族文化。在中国市场,运用总体典型本土文化的动漫题材作品成功的很多,这个可以追溯到《大闹天宫》,它甚至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动漫发展。日本的动漫发展正是基于这部作品的刺激。还有不少香港漫画是以武侠文化作品为主,代表作有《风云》等一系列武侠漫画。”现居北京的概念艺术家汪晓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汪晓帆是华语CG(国内著名动漫企业)创始人之一,曾任北京海淀动漫孵化器概念设计讲师,现任寒武创世核心团队成员、创意艺术总监。

  汪晓帆认为,本土文化与动漫作品的结合,最关键的是对文化的深入了解。“其实不管什么文化,一旦与动漫这种流行娱乐产业联系在一块,最后肯定是要形成一种风格。”除此之外,细节的处理尤为重要,尤其是在与文化有关联的情况下,作品要经得起推敲,就要尊重历史事实、文学常识。

  曾参与《巴斯光年》、《泰山》、《绿野仙踪》等多部迪士尼动画的天津人李纲对闽南文化情有独钟,他说:“泉州地区文化积淀非常深厚,对于动漫选材来讲,可谓是取之不尽。相当多的题材都可以被吸收到动漫作品中,其中包括历史的、神话的、人物、武侠等等。”李钢领导下的派乐动漫主推的“大角牛”系列,也是着重体现闽南人朴实善良、勇于奋斗的特色。

  本土文化与动漫如何实现和谐相容,李钢有自己的想法:“要解决历史与现代的融合问题,力求让咱们泉州的艺术作品,既传承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还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融合,是非常关键的”。

  火神网主力讲师、万豪动漫的主笔段成说:“就我个人的创作经验来说,我觉得创作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就是结合本土文化的一个方法。追赶国外动漫作品的背影,依葫芦画瓢,结果是吃力不讨好。其实,我们从原汁原味的生活中吸取创作营养,创作出来的作品,本身就具有了本土文化的特质,从校园中吸取营养的创作自然具有校园的味道,从小巷胡同吸取营养的作品,也自然有市井的气息。所以我理解的动漫作品和本土文化结合的方式,就是挖掘我们的生活,顺其自然的创作。
  
  本土动漫将助力闽台文化交流
  
  “一部成功的动漫作品不但可以改变一代人的观念,而且也是最好的文化传播。”作为一名对本土动漫产业发展的考察者和研究者,泉州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泉州民间艺术研究所所长黄坚认为,动漫是一种文化新传播形式,加强两岸动漫文化交流、融合,是很有必要的。

  他说,我们的研究着眼于发挥动漫产品的先导作用,以动漫形式在两岸新生一代中传播文化,有目的地培养闽台青少年的市场消费群体,再将成功动漫形象向其他行业延伸,并以此为契机在文化传播、旅游宣传、道德教育等方面达到某种突破,而这些必须对动漫形象与闽台文化特征作深入的思考。

  闽台之间文化历史渊源长久,其联系也是千丝万缕的,宣传闽台文化要尽可能多的应用一切媒介,孙悟空的形象能进入千家万户,它更多得益于小说《西游记》的流传,当代的电影、电视剧的改编使其获得当代媒介的身份载体,而由此衍生的动画片《大闹天宫》,多层次、各种组合的传播方式使其形象影响力成倍放大。

  本土文化资源与动漫的结合,国内起步较晚,泉州则落后得更多。10年前,迪斯尼公司将中国的古代民间故事《花木兰》成功改编为商业动画片;10年后,梦工厂以《功夫熊猫》再次品尝“文化嫁接”的甜头;而据了解,迪士尼将投资8000万美元开拍动画巨片《宝玉》,故事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所以闽台的文化故事的挖掘改编迫在眉睫。

  “当然,不要以为动漫作品中出现了闽台风光就有闽台特色,关键是要让闽台风光背后的故事走到前台,成为动漫的主要组成部分。”黄坚说:“以闽南语、泛闽南文化为核心主体,针对海峡两岸新生一代的心理特点以及这一群体的普遍兴趣,通过描绘闽台文化民俗中的故事、人物(动漫作品的闽南语配音),用动漫的方式吸引、凝聚两岸新生一代,促进两岸青少年儿童交流互动,使闽台文化与动漫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结合既要包括对传统文化、道德的传承与新的解读,又要包括对新的历史时期文化与道德的认识与应用,总之,我们的动漫闽台文化特征指向,说到最后就是要打造闽台文化故事、闽台形象、闽台风格、闽台精神的动漫作品,满足海峡两岸新生一代精神文化需求。”
  
  他山之石
  
  陕西:演绎“关中八大怪”
  
  辣子是道菜、锅盔像锅盖、面条像腰带、姑娘不对外、板凳不坐蹬起来、房子半边盖、手帕头上戴、窗纸贴在外,著名的“关中八大怪”指的是陕西省的关中地区(大致包括西安、咸阳、渭南、宝鸡、铜川,秦岭以北,黄土高原以南)历史上出现的八种奇特风俗习惯。

  去年,西安玛雅动画制作有限公司的原创作品《C哥D妹》以动漫形式演绎“八大怪”之类的陕西本土文化特色。这说明,陕西“动漫人”已经开始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

  四川:《巴布熊猫》反响好
  
  “26集动画片《巴布熊猫》取得相当好的市场反响,以巴布熊猫为形象的玩偶也在刚刚结束的文博会上出尽了风头。”为了延续良好的势头,制片方已开始制作《巴布回乡系列》,内容同样结合了四川的传统文化元素。

  像“巴布”一样借力于四川本土文化的,还有成都本地的原创动漫短片、30分钟的《金沙》,它是以古遗址金沙为背景。与此同时,一部金沙版的动漫连续剧、一些系列漫画也在紧张的创作中,今后的衍生产品将“构建一个金沙时代的动漫世界”。

  绍兴:“师爷”0“黄酒”聚首央视
  
  日前,同样是26集的动画片《少年师爷》在央视少儿频道“动画乐翻天”栏目首次播出。这是中国首部以“师爷文化”为依托的动画片,以绍兴风土人情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崭新的少年师爷形象,由一个个斗智斗勇的故事展开。

  绍兴一家黄酒集团赞助了《少年师爷》,将绍兴酒的历史、鉴赏、功效等在剧情里自然展现,希望让观众在‘润物细无声’中接纳绍兴酒,进而推广绍兴黄酒文化。
  
  苏州:制作《姑苏繁华图》
  
  苏州工业园区的动漫企业已经有意识的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努力推出带有苏州传统文化特色的动漫作品。

  位于园区的金笛卡通,正在着手制作全球首部水墨立体动画片《姑苏繁华图》,在制作初期就引来全球最大的动漫公司维珍动漫。金笛卡通把动漫原创放在首位,以清代画家徐扬的《姑苏繁华图》为素材,“干将”、“莫邪”为主要人物,着手制作全球首部水墨立体动画片及其衍生品,备受世人关注。
  
  福州:《评话甘国宝》受追捧
  
  2007年,福州原创动画《评话甘国宝》一经面世便在全球福州话方言区引发万人追捧热潮。该片以少年甘国宝历经磨难最终成长为一代名将的传奇经历为主线,故事中再现了独具特色的老福州标志性街景和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和民间传说。

  《评话甘国宝》创下了诸多“第一”。如,第一部以动漫形式演绎的福州评话、第一部以本土文化创作的原创动画作品、第一部反映福州古文化的长篇动漫连续剧等。

责编:史海

登录 | 注册 我要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验证码?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