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找动画片 更多

《上海漫画》(1928-1935)我们记住了它们曾经的力量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8日 07:58 | 来源: 少儿台

冯士英《快乐的青春》

1928年4月21日的《上海漫画》首期封面,由张光宇作《立体的上海生活》

丁悚《社会先生的威权》

张光宇《腐化的偶像》

万籁鸣《美人的立》

鲁少飞《战争是现代世界上的主要人物》

怀素《魔力》

怀素《上海之夜》

张光宇《妈妈不在家》

叶浅予《秋冬之装》

张振宇《征服》

  几天前,张江上海动漫博物馆在展示最新的海派漫画和雕塑的同时,用整整一面墙,展示了近百幅《上海漫画》封面。这面墙安静得几乎孤独,几乎没什么参观者,这段历史让现代迷恋玩酷的艺术家们忘记了。

  这些泛黄的纸张其实无法掩盖当年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的犀利。安静之中,似乎总有些声音,留给了今天的历史。有人说,文学的力量在于“一滴墨水引发千万人的思考”,那么漫画就应该是“图以载道”,用形象为一个时代留下记忆。让现在的人能够通过色彩和线条,和那时的人们对话。

  《上海漫画》的首期于1928年4月21日发行,封面是张光宇创作的《立体的上海生活》,封面上“上海漫画”四字,同样由张光宇设计。创办《上海漫画》的漫画会,是中国第一个漫画家团体。封面标榜“立体的上海生活”,《上海漫画》的确很“立体”,周刊图文并茂,每期含封面封底8页,以漫画为主,穿插刊载摄影、散文、随笔、艺评等。第一版是封面漫画,第四、第五版是名家漫画,第八版是叶浅予的长篇连环漫画《王先生》。其他版面则灵活机动。既有表现市民生活的市井漫画,又有描摹人生的肖像漫画,还有构思巧妙、寓意深邃的政治讽刺漫画,《上海漫画》在创刊后成了一本“时尚刊物”,每期发行3000份以上,在当时十分畅销。

  参与编写《老上海漫画图志》的漫画学者黄可,曾在1950年代,拜访漫画会的王敦庆先生。黄可在文章中描写漫画会和《上海漫画》的创作选题会,很有点今天“头脑风暴”的意思:

  漫画会成立时,在组织形式上,没有经过选举正副会长和理事等的程序。在漫画会年轻一辈心目中,有两位长者:一是漫画艺术的元老之一丁悚,另一是艺术素养比较高,年岁长于多数人,有“老大哥”之称的张光宇。他们两人被尊为漫画会的领头人。所以,丁悚和张光宇实际上就是漫画会的负责人。当时,丁悚和张光宇都在上海的外资企业英美烟草公司美术广告室从事香烟牌画及广告设计绘制工作,职业稳定,工薪较高,生活富裕,住房宽敞,所以漫画会的活动常在他们两人家里进行。漫画会初址设于宁波路65号三楼40室。后来,漫画会的招牌挂在贝勒路(今黄陂南路)天祥里的丁悚家门口,丁悚家实际上也就是漫画会的会址。

  因编辑力量多半是业余的,《上海漫画》一直处于人手不足的状况。1930年6月7日第110期时,《上海漫画》决定合并到时代画报杂志社的《时代画报》月刊,张振宇、叶浅予、鲁少飞作为编辑,也开始参与《时代画报》编辑部工作。著名漫画家汪子美,1935年曾这样评价总共110期《上海漫画》,是“能以集团群的开拓,小规模的举创,正式向新的时代弄姿,对旧的遗存示威的先锋队”。

  本版漫画封面均由上海动漫博物馆提供

  图说·时局

  “漫画家”并非总躲在亭子间里弄漫画。《上海漫画》不仅在封面刊发政治讽刺漫画,年轻漫画家还冲出画室,直接面对敌人的枪炮。

  北伐军进驻上海时,漫画会的黄文农和叶浅予满腔热情穿上军装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当时,他们面对黄浦江里停泊着的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的炮舰,大无畏地写出配有漫画的“打倒帝国主义”的木牌大字标语,悬挂在吴淞口的黄浦江边,这是一种何等可贵的革命气魄!后来,英国作家萧伯纳对他们这一举动赞赏说:“中国青年画家坐在英国炮口上敢于谩骂。”

  笔锋·理想

  漫画会设置有一个颇有艺术特色的会徽“漫龙”。“漫龙”设计创意是由漫画会的智囊王敦庆提出,再由张正宇设计完成。“漫龙”的图纹处理,融汇了中国古代砖刻瓦当和肖形印艺术的特色,以浑厚、朴茂、夸张的造型笔法塑造了一头中国漫画神龙,寓意觉醒了的中国漫画神龙正在奔腾飞舞为祖国的光明而战斗。

  漫画会会徽“漫龙”成稿后,由王敦庆请一位姑娘用黑丝线绣在一块白绫上,一直由王敦庆保存着。无论是用漫画讽刺政治,还是投身革命战争,《上海漫画》的漫画家们,都深深浸润在那时知识分子的理想之中。

  丁悚(1891—1972)后来大名鼎鼎的丁聪的父亲。1912年第一个于《申报》上发表漫画,揭露权势人物只顾自己享受,不顾人民和国家利益的丑行。同年7月,《某都督之口腹、之手、之脸》三幅系列漫画,矛头直指沪军都督。丁悚在漫画会成立后,逐渐成为上海漫画界中心人物和组织者。北伐后,丁悚为《新闻报》所绘的一幅漫画,讽刺政局比较露骨,与编辑严独鹤一起被当局传讯,后来经过多方疏通,最终才得以脱身。丁悚的漫画作品,技法上主要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画法,内容多取材社会现状和百姓生活片断。

  万籁鸣(1900—1997)相比他在漫画界的名声,他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中国动画开山鼻祖的身份。1925年与弟古蟾摄制的动画广告《舒振东华文打字机》,成为中国动画片之雏形。1926年,兄弟合作摄制成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54年回上海,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片导演。创作的《大闹天宫》成为中国手绘动画电影的顶峰。

  鲁少飞(1903-1995)被1930年代的漫画家称为“伯乐”。他先后主持编辑过《上海漫画》、《时代画报》等多本漫画大本营式杂志。在版面上力推名家名作,也大力扶持初出茅庐的无名作者,形成一种名家新人平起平坐的格局。开阔的办刊视野,让他常常开辟专版采纳外埠作者来稿,作品上的“寄自某地”天南海北五湖四海,让读者眼前一亮。

  素描·市井

  漫画会的招牌挂在贝勒路(今黄陂南路)天祥里的丁悚家门口,丁悚家实际上也就是漫画会的会址。

  漫画会在丁悚家的活动,不拘形式,也无固定日期。下午下班后,会员可随时到丁悚家,互通信息,交换看法,交流漫画题材,或讨论漫画的艺术功能和艺术表现规律,有时把正在创作的漫画稿带来交换意见。

  每逢星期天,则常常不约而同地来到丁悚家聚会。丁悚家也好客,还常招待吃饭。丁悚之子丁聪,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后来也成长为漫画家。当时大家都称丁聪为“小丁”,后来他发表漫画时就用笔名“小丁”。

  淡彩·爱情

  1923年12月,鲁迅在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做了《娜拉出走怎样》的著名演讲,在这场讲演中,他清醒地提出了“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的命题。并且自答: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爱情也是《上海漫画》封面主题之一。不过,作者从来都只愿用淡彩描绘爱情主题,既不像批判时局那样尖锐,也不像描摹市井那样温和。或许他们也正在思考,革“旧”之后如何建“新”。真诚的爱情值得歌颂,而纸醉金迷的爱情,却更像一个国家命运选择的喻体。

  张光宇(1900—1964)1933年首次创作《紫石街》,并由徐悲鸿带往苏联展出获好评。1934年开始,创办《时代漫画》、《时代画报》和《独立漫画》。在《三日画报》、《上海漫画》上发表单色或彩色漫画作品,代表作有连环画《林冲》及《民间情歌》插图。

  1944年,讽刺国民党官僚贪污军饷丑行的《窈窕淑兵》,获得全国好评。他的政治讽刺漫画,后来汇编成《光宇讽刺画集》出版。

  黄文农(1903—1934)曾在《上海漫画》上刊载《大拳在握》,尖锐抨击蒋介石的独裁统治。黄文农的政治漫画,善于用大块黑白以显示画面。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其独特风格。

  虽然是与丰子恺齐名的画家,但是黄文农长期过着靠投稿卖画为生的穷困生活。病逝前,家庭失和,孤独一身,贫病交迫,十分凄凉。身后事后来也由朋友料理。

  叶浅予(1907—1995)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奠基人。叶浅予常说:“漫画使我习惯于用夸张的眼睛去看周围的形象,包括自己在内,常常想把周围的形象漫画化,获得有趣的效果。”

  对于美和丑的理解,他说,漫画家的笔针对丑,心目中有个美的理想在指导。丑极则美,由丑到美,漫画家是这样处理他的形象素材的。除了在《上海漫画》上连载《王先生》,叶浅予后来还出了市井漫画集《王先生别传》和《小陈留京外史》。

责编:史海

登录 | 注册 我要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验证码?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