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找动画片 更多

赛前辩手直击:新赛制成热议焦点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6日 10:39 | 来源: 少儿台

2011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将于10月16日正式开赛。与往届相比,本届辩论会的赛制做了大幅度的创新,每支辩论队只参加一场辩论赛,辩论题目、参与场次与所持正或反方立场皆由抽签决定。且每场辩论赛对垒的两支辩论队之间不评出胜负,只从六位辩手中间产生一名本场“优胜辩手”。

新赛制一出,立刻成为各大学辩手们关注的焦点。

 

对传统赛制的颠覆:辩手们表示有些“不适应”

“立论时间切的比较碎,在表达上很难做到一以贯之。这种尝试是好的,但是具体尝试到哪种形式会比较适合辩论的发展,还需要探讨。”清华大学的领队焦鹏飞这样说到。

虽然新赛制没有胜负之分,但对辩手们而言并不意味着轻松。

“没有长陈词,观点不能很好地铺开。”中山大学的辩手王柏杨担心辩论会变得更加表面化。

在清华大学的辩手赵骥看来:“对辩手个人素质要求更高,相对而言,传统辩论赛所讲究的团体配合的重要性变得不那么明显,角色的界定变得模糊。”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辩手石楠也表达了相同的担忧:“传统辩论赛一直强调的是团队合作,如今的辩手们和从前扮演的角色有些脱离,更强调个人性,有种和队友PK的感觉,团队性上会有一定的损失,整体的逻辑性会有所降低。”

不少辩手都是第一次参加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本就有些紧张的心情,因为赛制改革,变得更加忐忑。

 

新赛制让比赛变得更活泼

赛制改革虽然需要一定的适应期,但辩手们也体现了乐观的一面。

上一届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中国大陆赛区选拔赛决赛最佳辩手,来自武汉大学的陈铭对于这项改变显然相当从容,表示“一点都不紧张”。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辩手孙尚业认为:“新赛制取消了胜负之分,这一点与传统相背,但也是一个很好的改变,它让辩论变得更加活泼。尤其是加入了‘角色争锋’环节,要求每位辩手为自己假设一个角色身份,增添了一些演技的东西,这是本届比赛与以往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传统辩论强调逻辑的严谨,新的规则让我们将生活中的点滴表演出来,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改革。”

相对于大部分选手都担心的团队合作性降低的问题,同样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辩手陈泇境则谈到了个人素质的体现:“我比较好胜,因此取消胜负之分对我来说有点遗憾,但又觉得辩论并不像以前那样只要求口语能力,还可以借助肢体语言,而成为一种视觉性的体现。也是因祸得福吧,我的风格比较难和他人配合,这另一方面又弥补了我的某种需求。”

浙江大学的迟浩原也表示理解:“这种改变都是希望辩论给人带来的好处能更广地传播开来。”

 

真正实现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浙江大学的辩手皮鑫说到:“这次比赛最大的好处就是没什么输赢,因此第一目标是希望比得开心。另外也希望通过这次比赛经历,考虑将来把新赛制引用到学校的辩论赛中。”

第一次参加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的清华大学辩手郑翔宇觉得“能够见到来自不同地方的选手,见识大家的风采,这本身就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相对于母语组辩手们的顾虑,非亚裔选手的目标则更多是重在参与。特拉维夫大学的辩手Near Kella(中文名“石畾”)表示“我们主要是来交朋友的,希望通过此次辩论赛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只要能给大家带来开心就好。”谢菲尔德大学的辩手Adon Lawley(中文名“罗斌”)则直接套用了当前一句流行的话语:“其实我就是来‘打酱油’的。”笑谈他和队友们轻松的心情。

 

2011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组委会供稿

责编:史海

登录 | 注册 我要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验证码?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