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找动画片 更多

[初三语文]马说教案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13日 16:43 | 来源: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能力目标: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教学重难点:重点:1、读懂理解课文,并能熟读成诵
    2、加强人才观教育
    难点:韩愈为什么会产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
    教学方法:自读法、朗诵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设计意图:《马说》安排在九年(上)第七单元,篇幅又短小,虽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但文章比较浅显易懂,很适合学生自读。所以在教学设计上重点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马说》提示人才被埋没的弊端,引发学生的思考:当代千里马是否也要依赖于伯乐?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来达到“培养学生的树立远大理想,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成为坚毅、执着、博学、谦逊的人才”的育人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刘翔是中国运动员的骄傲,他在雅典奥运会上以12秒91的成绩平了世界记录,取得男子110米栏冠军,书写了中国田径新的历史,除了个人努力以外,还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是谁呢?(孙海平) 
    身高1.89米的刘翔,因为“腰长腿短”被认定无法在跳高项目上有所作为,但孙海平却看中了他的节奏感。刘翔的踝关节支撑力强,节奏感极好,过栏时间短,跑动时的前冲力与跨越时的上升力被他融合得自然流畅。1999年,孙海平将其收入门下。孙海平就是能识刘翔这匹“千里马”的“伯乐”。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文章,它就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的《马说》。
    二、解题:
    教师: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说”这种文体的有关常识以及我们学过的“说”有哪些。
    教师: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似。我们学过的“说”有《爱莲说》、《捕蛇者说》等。 “马说”即谈马,论马。
    三、初步疏通课文大意
    1、请学生朗读课文。
    2、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课文翻译。
    重要实词:奴隶(受奴隶主役使、地位低贱的人)辱(辱没)槽枥(马厩)骈(一同)称(着称)等(等同)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质)尽(竭尽)执(拿着) 道(方法)临(面对)通(通晓)意(意思)知(识别)
    虚词:而(但是,表示转折)祗(只是)故(所以)虽(即使)或(有时)是(这种,代词)且(况且)安(怎么)之、其
    一词多义: 
    (1)代词  它代千里马                  (1)助词  的              吃
    其                                   之 (2)代词  它代千里马  食                       
    (2)虚词:表示推测、反问的语气      (3)助词没实义            通“饲”喂
    (1)名词 鞭子
    鞭
    (2)动词 用鞭子打
    通假字:食、见、材、耶
    词性活用:鞭:名词作动词  用鞭子打
    特殊句式: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
    3、师生共同解决。
    4、讨论后派代表翻译课文;同学之间互相评论,指出不足。
    四、再次朗诵。(试着背诵)
    五、具体分析课文:
    教师: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
    思考:
    1、本文作者提出观点的句子是什么?千里马比喻什么?伯乐比喻什么?食马者比喻什么?
    2、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它暗示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是怎样对待真正的人才的? 
    3、课文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4、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学生1、作者的观点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能发现人才,识别人才的人;“食马者”比喻愚昧、浅薄、无知的统治者。
    学生2、“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暗示封建统治阶级无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现实。
    学生3、课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句话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学生4、作者之所以会发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主要是因为作者韩愈长期不得志,屡遭贬谪,而且埋没人才、摧残人才是封建社会的一大弊端。(他25岁中进士后,“欲为圣明除弊事”但是长期得不到任用,他曾三次上书宰相,都没有得到赏识。加上当时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这些都让他感到明主难遇,在这种悲愤心情下,写下了《马说》。)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肯定成绩。然后进行知识扩展
    教师:封建社会埋没了不知多少人才,辛弃疾只能“醉里挑灯看剑”空有满腔爱国热情只能与剑说。柳宗元同情百姓,也只能写《捕蛇者说》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与民同乐的欧阳修;李白、苏轼、王维……许多的人才,想为国家、为百姓做些事,无奈社会黑暗,多次被贬,结局凄惨。所以作者才写了这篇文章来讽刺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用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与昏庸,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与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五、 深入研讨,扩展思维
    1、教师:封建社会黑暗,他们满腹经纶、济世之才,但壮志难酬,真是可悲可叹。那么,“千里马的命运”在现实社会中是否存在呢?请同学们结合实际情况谈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伯乐的作用?应该树立怎样的人才观呢?
    2、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A、伯乐的作用很重要,但并不起决定作用。
    B、是金子总会发光,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真金。
    C、不是说能日行千里的马才是好马,能拉车耕地的马只要不偷懒也应该算是好马。
    D、既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拥有真本领,又要积极寻找机会,寻找伯乐,大胆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师:如果是伯乐,就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多发现人才,像刘翔的教练孙海平,像陈毅市长尊重人才。如果觉得自己是个人才,也不能在家坐等伯乐上门,而要主动推销自己,让自己这块金子不被埋没,早日发光。如果想成为真正的人才,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学习,培养坚强的意志,同时,注意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使自己成为像刘翔那样的千里马。祝同学们成为驰骋于生活中的一匹千里马。
    七、布置作业:
    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实词、虚词的用法。
    3、作者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以《假如我是千里马》或《我也是千里马》为题,写出你心中的想法。

责编:胡悦

登录 | 注册 我要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验证码?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