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找动画片 更多

[小学数学]加减法(二)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13日 14:22 | 来源: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会认、读、写11~20的各数。

2.理解11~20各数的顺序、大小以及数的组合,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认识11~20的各数是帮助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从本课时起,学生对数的认识不仅仅是单独的一个个数,而是以十个为一群进行数数,这是建立十进制数位概念的重要阶段。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数一数,捆一捆。这是运用学生原有的经验,建立十个一捆的观念,进而帮助学生建立11~20各数的表象。二是摆一摆,想一想。这部分内容的侧重点是把图像与计数器表示数结合起来,这也是学生过渡到抽象符号的重要环节。同时,在本部分的内容中又呈现了数的组合,让学生知道十几的数分别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合成的。三是数的认识的拓展。为了让学生较全面地认识数,教材安排了在直尺上读数的活动,其目的一方面拓展学生对数认识的范围,另一方面也能形象地让学生看到20以内数的排列,为他们认识数的大小、数的顺序打下基础。

开展本课时的教学活动可以作如下的思考:一是让学生在数数的活动中认识10个10个地数这种方法的简便性。教材中呈现的内容是10根小棒,请学生数一数,然后捆一捆。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请每个学生准备十几根小棒(学生的小棒数也可以不同),要求学生数一数,并交流自己数小棒的方法。有的学生可能是1根1根地数,有些可能是2根2根地数,有的可能是5根5根地数,也有的可能是先数10根,再数其余的小棒。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哪种数数的方法比较简便,为引出10根一捆打下基础。二是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器。教材中呈现的计数器是学生第一次认识,特别是十位上每个珠子所代表的含义与学生原有的经验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在学生建立10根1捆的概念后,仍可以安排学生再摆一摆小棒,即按1捆与几根的形式摆。在学生比较熟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呈现计数器,先介绍计数器的个位珠子,然后介绍十位上的珠子,并与摆小棒的图像对应起来,让学生清晰地看到1捆的1是放在十位上,1根的1是放在个位上,所以十位上与个位上同样放1个珠子其意义是不同的。随后可以请学生根据自己摆小棒的图像,在计数器上拨珠子。当然,这个练习也可以反过来做。如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子,学生自己用小棒摆数。这两者之间的转化练习对学生认识计数器有较好的作用。三是认识数的顺序与大小。对于数的顺序与大小的认识可以采用继续摆小棒的方法,将11~20的数用小棒的形式进行排列,这样可以让学生较为形象地看到每个数之间的不同点。接着再安排认识直尺上的数,并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数的排列情况。同时,也可以安排学生说说生活中所见的十几的数,以扩大他们的视野。

由于本课的内容十分重要,所以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安排一些学生摆一摆、数一数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以便他们的后续学习。

责编:胡悦

登录 | 注册 我要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验证码?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