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10岁左右入学,用4年时间完成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三年级8年的课程,然后参加高考成为“少年大学生”。一般人可能会想:这是怎样的“魔鬼教育”?
在北京市第八中学(简称“北京八中”),这个俗称“少儿班”的超常教育实验班已经坚持探索了30年。4年学完8年的课程,少儿班是不是“疯狂压缩课程”?老师们是不是夜以继日搞“题海战术”?
家长注意:课堂“小捣蛋”或因“吃不饱”
少儿班一年级,相当于常规学制小学五、六年级。在一堂看似普通的语文课上,语文老师从《资治通鉴》里选了一则古文《孙权劝学》,标点符号都去掉了,“谁来给大家通读一遍?”一位男生略带磕绊地读完了这篇古文,努力注意着读音和断句。读完了,老师开始让全班同学给他“挑错”,允许反驳。
纠完错,老师不直接讲解古文,而是要求同学们就不懂的地方提问,并请其他同学回答。除非到了都答不上来或者出现争议的时候,老师才略微点拨一下,一堂课几十个问题基本都是同学们互问互答。
布置课后作业,不是让大家背诵古文、记住通假字、词语含义,而是写一篇文章,谈谈对这篇古文的主角——三国名将吕蒙的看法。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刘嘉介绍说,来自行为学和脑认知成像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超常儿童在认知能力、神经结构与功能等方面,都显著区别于普通儿童。在10岁至15岁时对超常儿童进行鉴别和培养,是超常儿童脑力资源的最优开发时期。在国内的现实研究中,以前很多这样的孩子因为没有及时予以区分,常常被认为是“问题儿童”“课堂捣乱分子”,其实是因为他们的学习和领悟能力超出了同龄人,在普通的课堂上早已经“吃不饱”了。
不得不赞:学习再忙“自然体育课”少不了
少儿班是不是有什么特殊教材?其实不然,他们的教材和北京市大部分中学生一样,只是老师们根据这些学生的特点,对教材内容和知识点进行了打通、融合。
“提速的方法,一靠学生自主学习,二靠老师打通知识体系提纲挈领地教学。”一名数学老师说,我打通了初中、高中的数学内容,带着孩子们做研究式学习。
在课程设置上,少儿班和普通班级的一个最大区别是开设了一门“自然体育课”——每周用半天上课时间进行户外活动。
在“自然体育课”的一本教学记录上,记者看到了11公里远足、1000米游泳、冒雨爬山、集体划船、8米跳板等活动项目。北京八中2013年对历届学生资料的整理发现,少儿班毕业生的身高、体重等身体机能的平均值,略高于同龄的北京市区少年。
一名学生家长说:“原本我们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课程由8年压缩到4年,每周还有一个下午的体育活动,孩子将来能考上大学吗?”
但两年后,这名家长因为工作原因把孩子带到了英国,经过测评后,孩子在英国进入了相当于高二阶段的学习,14岁时考取牛津大学。
成就惊人:20岁左右已是硕士博士
北京八中校长王俊成介绍说,近年来,北京八中少儿班的报考人数基本稳定在2000人左右。为了从中选择30余名学生,北京八中形成了一套包括学科知识点、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相结合的考察方法,共经过三轮考察:初试、复试、试读。前两个步骤包括十八项智力题、学业水平、个性测试,具体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内容和思维能力的考察。试读阶段是住校一周左右,全封闭,全面考察孩子能力。
最终,学校的孩子,绝大部分都被培养成“少年大学生”,20岁左右已经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也较早开始了职业生涯。以第一届毕业的33名学生为例,有19人在金融、计算机、通讯等领域从事科技研发工作,9人在国内外大学或研究机构担任教授或研究员,5人成为建筑设计师、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