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去向
贾宝玉,《红楼梦》的核心人物,他个性纯真、性格执着,身在社会中心却选择边缘化的生存方式。他虽反对封建礼教,却又按照封建礼仪约束自己。贾宝玉这位《红楼梦》中贯穿始终的主要角色,绝对的“男一号”,这个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身上为什么充满着无数的谜团与矛盾?
薛宝钗,一朵冷艳的牡丹花,她八面玲珑取悦于人,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女主角之一,作为一个情窦初开的妙龄女性,她对男一号贾宝玉是否有真正的爱情?在那个恪守封建礼教的时代,她又如何把握自己的幸福?
林黛玉,红楼梦中的女一号。娴静时如花照水,行动处似柳扶风。书中设定,宝玉和黛玉为亲故表兄妹,这样的近亲结婚,在那个年代也是被认为不恰当的。曹雪芹为什么要这样来写?
在《水浒传》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中,武松可以说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个。武松景阳岗打虎、怒杀潘金莲、血溅鸳鸯楼等等精彩段落,给千百年来的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但这样一位好汉的身上,为什么也会有为宋朝黑恶势力卖命的经历呢?
林冲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外号豹子头,曾担任八十万禁军教头。他生性耿直,武艺高强,却不幸被上司高俅陷害,沦落江湖,落草为寇。林冲的遭遇集中体现了“逼上梁山”的内涵。
易中天,还原真实曹操,替周瑜辩诬,正说诸葛亮,重评司马懿。纵论天下,闲话三分。细品是非功过,总结成败得失。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将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纵论三国天下大事,细品英雄成败得失。易中天教授将从平民角度为大家解读三国。
从现代意义上来讲,《西游记》既是一部魔幻小说,也是一部成长小说。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西游记”, 需要在向理想高峰攀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虽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当你取得人生的“真经”后,就会发现,所有的磨难都只是一种磨砺,所有的坎坷终将成为生命中的财富。
宋江是梁山一百单八将之首,人称“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他原本是郓城县押司,后加入梁山,在托塔天王晁盖阵亡后成为梁山的首领,极力主张接受朝廷的招安。这个人物身上充满了矛盾,他如何掌握梁山,又将把梁山众好汉引向何处?
中国著名国画家,号民间艺人,1976年入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后担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工写兼长,多以古典题材及古装人物入画,所作气魄宏大,笔墨雄健豪放,形象生动传神,画风雅俗共赏。主要作品《水浒人物一百零八图》、《戴敦邦水浒人物谱》、《红楼梦人物百图》等。
职业漫画家,1999年创办长春旗卡通创作联盟,现有成员30余人。已出版多部漫画书籍,并为动画加工漫画。2006年,郭竞雄在有着“漫画界奥斯卡奖”之称的法国安古莱姆国际漫画与连环画节获得了最高特别奖,并签约欧洲最大的漫画出版公司,享有亚洲第一版税的称号。
日本插图画家,大学就读时师从漫画大师手冢治虫的高徒寺泽武一。后独立发表作品,出版过多部在日本拥有广泛影响力的画集。正子公也在2005年担任了陈凯歌导演电影《无极》的人物概念设计工作,他的作品《百花三国志》等画集曾被国内引进出版。
在三国时代的天下十四州中,魏国占据其中十州以及荆,扬二州的北部;吴国拥有扬,荆,交三州;而蜀国只有益州一个州。三国时期,在吴国和蜀国南下的过程中,我国南方得到了开发,而台湾也于此时被纳入了吴国管辖范围。在北方,曹魏击败了东部的马上民族并重新控制了西域。
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0年以《女生日记》拉开“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序幕,与其后的《男生日记》、《五·三班的坏小子》、《漂亮老师与坏小子》、《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一起,在学生、老师和家长中引起巨大反响。2010年,杨红樱以2500万的版税收入,荣登“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她18岁开始当小学老师,把自己的作品当作书本上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后来,学生知道是杨红樱老师写的,于是强烈建议她出书,这促使杨红樱在19岁开始了童话创作。
人称“童话大王”,是著名的作家、慈善家和演讲家;国家民政部“中华慈善楷模奖”获得者;创造了一个人写一本月刊《童话大王》二十余年的世界纪录。《童话大王》是郑渊洁童话专刊,全部刊登郑渊洁一人的作品。《童话大王》是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和罗克的家,创办20年来在海内外影响颇大,月发行量最高时超过百万。2004年,过了多年“隐居”生活的郑渊洁开始重返媒体,发表了诸多或风趣或犀利的观点,表达了对教育问题的关注。
“80后”著名作家,也是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最小说》《最漫画》主编,同时涉足作词、商业代言等多个领域。郭敬明曾于第三和第四届新概念作文赛中蝉联一等奖,作品《幻城》更令他一炮而红,他由此步入文坛并为读者所知晓。郭敬明作品中的才华和他特立独行的行事方式一方面令自己在青少年中拥有大量读者,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书香中国》是为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而制作的特别节目,莫言、迟子建、易中天和麦家四位著名作家、学者应邀,以普通读者的身份与观众分享阅读的乐趣。同时盲人读者描绘了因为阅读而获得光明与希望的动人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