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智慧树小小智慧树金龟子城堡看我72变新闻袋袋裤芝麻开门智力快车快乐大巴快乐体验

儿童读经应超越功利之争

首页 中国教育报 2015年05月25日 09:52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当务之急不是争论民间私塾和公立教育系统在推动读经方面孰优孰劣、谁是谁非,而应官民并举、公私合力,加快培育多元化经典教育体系,提升经典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慕朵生

  近日,中国学界再次围绕读经引发争议。一方以著名儒者陈明为代表,批评民间私塾“全日制读经”无法为孩子们提供谋生通道,主张将经典教育纳入公立教育系统;一方以“读经推手”王财贵为代表,认为民间私塾“全日制读经”重在培养孩子们的文化基础,不应过分注重功利。笔者以为,两位先生所言皆有一定道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提升儿童读经的质量。

  需要指出的是,此番读经争议与十几年前读经大讨论有着质的区别,即问题重心不再是国人要不要读经,而是如何更好地推动儿童读经。它表明学界乃至国人已就诵读经典、承续传统文化达成基本共识,这是文化自觉的一种体现。同时,它还表明,读经仍是一个问题,仍是学界乃至国人一种无法释怀的焦虑。

  众所周知,在割裂甚至是遗弃经典近百年后,最先感知到经典重要性并试图通过读经回归和重建传统人文精神家园的,不是学术界和教育界,而是普通民众,民间读经运动对此功不可没。如今,中国遍地开花的私塾班、读经班、国学班,以及数以万计的读经者,无论是从理念上还是在模式上,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可以说,在新世纪以来复兴中华文化的征程中,民间读经运动发挥了“存亡继绝”的历史性作用。

  但是,民间读经运动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全日制私塾因主要甚至是全部以读经为授课内容,孩子们无法较全面地接触和学习现代知识文化体系,如数理化以及外语等,因而走上社会时不免面临不知所措或学无所用的尴尬处境。这一点随着早些年加入全日制读经的孩子们开始长大成人,问题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无论是全日制私塾,还是业余读经班,多以商业化模式进行操作,甚至收取高额学费,且师资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或系统培训,经典教材五花八门,开设课程随心所欲,更没有相应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正因如此,不少人批评民间私塾带有“铜臭气”,无法真正把握传统文化的神髓。

  当然,相比民间读经运动,公立教育系统也存在诸多问题。因为传承经典向来是国之大事,更是公立教育系统的本分职能。但公立教育系统开展经典教育起步比较晚,且尚未形成健全的机制,最多是在大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增加一些经典内容,或开设一些不成体系的经典辅修课程。同时,师资状况也不容乐观。

  因此,当务之急不是争论民间私塾和公立教育系统在推动读经方面孰优孰劣、谁是谁非,而应官民并举、公私合力,加快培育多元化经典教育体系,提升经典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真正把握中华文化的神髓,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这就需要综合性大学加强经典学术研究,为全社会培养专业人才,输送合格师资,开设经典通识课程,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课程设置上,宜将传统经典普遍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从小培养孩子们的“中国心”。具体到教学过程,则要将经典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学分课、考试课,使之成为学生毕业、就业甚至国家公职人员选拔过程中“有之不必可,无之必不可”的前提条件,为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建立正向激励机制。

  对民间全日制私塾班和业余兴趣班,教育部门既要做些政策鼓励、经费投入等支持性工作,也要做好资质评估等监督性工作。同时,民间经典教育机构可广泛建立行业协会,互相汲取经验,加强自我规范,特别是与有关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培训私塾师资,优化经典课程设置,努力探索和拓宽学生就业谋生渠道,使孩子不仅学有所长,在走上社会后也能学有所用。

  (作者系哲学博士、旅美学者)

  • 智慧树
  • 小小智慧树
  • 金龟子城堡
  • 看我72变
  • 新闻袋袋裤
  • 智力快车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Android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青少剧场更多

最热视频排行榜更多

860010-112206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