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智慧树小小智慧树金龟子城堡看我72变新闻袋袋裤芝麻开门智力快车快乐大巴快乐体验

儿童阅读的断裂与超越

爱上悦读 中国教育报 2015年05月18日 10:25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李怀源

  儿童阅读在中国大陆“流行”起来有十多年的时间了,期间有令人欣喜的改变,也有不可回避的问题。认真审视当下的儿童阅读现状,会发现大人的一厢情愿和儿童阅读存在着多个断裂带。

  图书出版与阅读期待的断裂

  出版社都或多或少地涉足儿童阅读,目前儿童图书出版的几个大的销量点都存在问题。

  一是“童话”“神话”“名著”“百科”系列。这些书已经过了版权期,出版社争相改头换面做“一本万利”的生意。靠这些图书支撑门面,有的做得更加精美,有的进行改编,比如,加入导读、作出删减等。

  二是引进大量外国原版图书。出版社需要到世界图书博览会上去“猎奇”,然后引进版权,找人翻译,而翻译者的时间紧、任务重、水平不一。这些书的质量和出版社眼光及译者水平有很大关系,有些图书拿来看有不知所云的感觉,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是大量的教辅图书。到任何一家书店都会看到或大或小的教辅图书专卖区,有的书店甚至用2/3以上的面积“摊放”教辅,而其他书只能规规矩矩躲在书架上。

  四是多次重复出版同一作家的同一作品。看看市场上,一个作者的同一本书竟然同时被多家出版社出版。出版社要保证基本的生存,所以,出版界的“业界良心”也和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但是,出版社不惜一切代价地获取版权,这就太自降身价了。

  没有永远的经典,只有永远的利益,也许用在出版业是恰当的。

  出版社应该用好的图书引领市场,而不是跟着市场跑。中国原创图书远远跟不上儿童阅读的发展,挖掘、培养、激励原创作者,策划出版真正贴近儿童的书,是出版社应有的责任。

  亲子阅读与儿童需求的断裂

  “亲子阅读”曾经很神秘,让无数家长趋之若鹜。致力于亲子阅读推广的机构和个人有很多,很多家长都在补上儿童阅读的课。在亲子阅读活动中,更多的是家长的身影,是家长希望通过几本书改变孩子的迫切心情。而孩子们是最冷静的,好看的书他就投入地读,不好看的就放一边。

  图画书一度热得发烫,致使很多老师和家长认为,儿童阅读就是图画书阅读,有图有话,就是适合孩子的。图画书是0-99岁的读者都可以读的,这话曾经影响了很多人。毋庸置疑,经典的图画书确实能够打动心灵,影响人的一生。但是,回头想想,看了几百本图画书,触动心灵的究竟有几本呢?图书就像人,一辈子会遇到很多人,但是,能够对自己产生深远影响的却寥寥无几。

  图书那么多,怎么可能都一一读过?阅读的过程不过是思考的过程,精神的成长不是一本书能完成的,而是一种“共鸣效应”,找到与书的切合点,只有儿童自己能够做到。

  亲子阅读更多的是让孩子阅读,让孩子选择、让孩子成为阅读中的主角。家长的作用就是“陪伴”,过多的参与就会变成干预,过多的讲解就会变成说教,家长过多的迷信就会造成孩子的迷失。

  读书指导与阅读能力的断裂

  大多数学校还没有把儿童阅读引进学校课程,只依靠课本的阅读和似有似无的“课外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左手是“教辅”,右手是“图书”,家长和校长怎么选择,关系到老师和孩子的选择。让中国的多数孩子陷进教科书和教辅读物,我个人认为是一个民族的巨大悲哀,这个悲哀和高考无关。

  班级读书会无疑推动了儿童阅读。班级读书会的发展在经历了讨论人物、故事情节的阶段之后,进入到“阅读策略”的层面,通过一本书发展某项“阅读策略”,如,推断、预测等。下一步,应该是培养“阅读能力”,让图书成为一种学习材料,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才是核心目标。

  开展班级读书会已经有一段时间的班级和学生,同样处在困惑之中。文学类作品是否只可以讨论情节、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质?科学类、人文类的作品引进课堂以后,该由哪个学科的老师教?我所在的清华附小整合各学科阅读,构建了以100本必读书为体系的阅读课程,希望学生既能享受博览群书的乐趣,又能发展阅读能力。

  阅读方式与儿童发展的断裂

  现在的孩子真幸福,每一个过来人都会这样感叹。孩子们真的很幸福吗?富足的物质生活让很多孩子缺少期待,不知道满足是一种什么感受,过多的图书也让孩子们眼花缭乱难以选择。最大的问题是,这个时代让孩子们“特立独行”的时候,却忽视了培养他们的思考方式。当他们还没有养成纸媒阅读习惯的时候,电子阅读(依赖手机、电脑的阅读)已经成为他们的家常便饭。资讯的纷繁复杂,游戏的花样繁多,让很多孩子很难静下来读书。手机读资讯使得人们对这个世界了解得越来越多,而对自己人生的思考越来越少。很多儿童缺少向内观察的习惯,没有内省的能力,一个没有“芯”的“容器人”是很脆弱的。

  有人说多媒体阅读已经势不可挡,这就像上世纪80年代,很多人言之凿凿——“汉语拼音化势不可挡”一样。也有人说“纸媒阅读”永远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但是,竹简木牍确实已经躺在博物馆里很多年了,为什么一定是“纸媒”呢?我个人认为,文字不会消亡,阅读就不会停止。一种阅读方式肯定是单一的,多样化的阅读是必然的选择。

  关键是阅读方式是怎样的?大量的资讯阅读如果漫无边际,跟着网络链接跑,那这种阅读肯定是无益的,不单是注意力不能集中,更不能促进深入的思考。儿童处在发展的关键期,需要培养想象力,尤其需要对文字的想象力,因为把文字描绘的任何事物想象出来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也是开发大脑的一种方式。

  儿童要有长久而健康的发展,首先要具备基本的思考方式和价值判断能力。这个时期需要纸媒阅读,需要读书,需要建立形象,需要阅读期待。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受,看电视的时候比较放松。

  有学者曾经研究过,看电视的时候,大脑的多数部分都在休息,只有接受颜色和声音的部分在工作。也有国外学者提出,12岁以前的儿童如果从不看电视,他的发展会比看电视的儿童好得多。不知道这两项研究的权威性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读书的时候大脑把文字还原成画面是在思考的,而看电视的时候,情绪随剧情波动,大脑来不及思考。儿童在发展的重要阶段,需要用思考完善他们的大脑,所以,需要有健康而有效的阅读方式。

  目前,儿童阅读的市场相对繁荣,对儿童阅读的重视程度相对增强,但是,仍有很多关于阅读的重要命题需要出版人、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以儿童健康发展为己任才能真正推动儿童阅读的健康发展,才能为全民族的儿童规划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系清华附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执行校长)

  • 智慧树
  • 小小智慧树
  • 金龟子城堡
  • 看我72变
  • 新闻袋袋裤
  • 智力快车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Android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青少剧场更多

最热视频排行榜更多

860010-112206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