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摘要]随着北京人口政策进一步收紧,非京籍适龄儿童入学的要求相应有所提高。“五证”细化等政策的出台是为了进一步严格规范非京籍学生入学的管理,和入学资格的审核,未相关政策的推行提供了保障。
市政协委员、市教委主任线联平前天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间隙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本市将就非京籍适龄儿童的入学出台统一的指导性意见,进一步完善“五证”审批的程序和相关的细则,各区县政策的差距或可缩小。
随着北京人口政策进一步收紧,从去年开始,本市各区县对非京籍适龄儿童入学的要求有所提高。按照市教委的要求,需要在北京接受义务教育的非京籍适龄儿童,家长需要提供“五证”,分别是,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在京暂住证,以及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部分非京籍学生集中的区县,在传统“五证”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些细则要求,让部分非京籍学生家长措手不及。
对此,线联平回应,今年本市还将就非京籍适龄儿童的入学出台统一的指导性意见,细化对“五证”的要求,相关政策会尽早公布。对于由于部分区县非京籍学生的数量和学位总数的供需矛盾比较明显,所以导致不同区县对“五证”的要求不同,线联平表示,去年各区县政策有一些差距,今年会在整体上进行一个统筹,各区县差异可能会缩小。
在教育均衡方面,线联平表示,本市计划推行“双培计划”,由市属高校联合中央高校共同培养学生,今年9月入读市属高校的学生将有机会到在京的部属高校上课学习。线联平表示,具体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预计在今年高考(课程)志愿填报之前就会公布。
线联平介绍,今年计划把部分市属院校和中央在京院校组成培养人才的联合体,市属高校的学生进入部属高校进行学习,中央高校、市属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导师将共同组成联合教研室,共同制定学生培养计划。通过联合培养,一方面可以使得市属高校的教育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充分利用北京地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也能给在北京学习的学生更多的接受高水平专业培训的机会。
什么样的学生能够入选“双培计划”?线联平表示,目前以市属高校中的京籍学生为主,同时为了均衡城区和远郊区县的教育发展,入选“双培计划”的学生名额将向远郊区县倾斜,“双培计划”的学生学籍仍保留在原考入学校。至于招生的专业,线联平表示,现在初步确定选择一批专业来进行试验,专业数量和专业名称以及招生计划正在研讨中,预计在今年报考志愿之前会公布。专业选择的标准是国家和首都发展急需的专业、北京地区高校有特色的高水平的专业,以及就业上对人才需求迫切的专业。